廖翊庭
【記者廖翊庭綜合報導】《踩地雷》是從前大受人們喜愛的電腦遊戲,但遊戲中「踩到地雷」這件事卻在柬埔寨活生生地上演。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王于齊和甫畢業,現就讀於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所的黃羽蔓注意到此問題,便為柬埔寨地雷受害者設計專屬的「竹肢足」(Bamboodia),並獲得2017德國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最佳獎,期待能為當地居民帶來幫助。
西元1970年代柬越戰爭期間,越軍在柬埔寨境內埋設大量地雷,根據柬埔寨排雷行動中心(Cambodian Mine Action Centre, CMAC)公佈的統計報告顯示,柬埔寨約有500萬至600萬枚地雷尚未清除,占全世界的10%。儘管聯合國每年都投入上百萬美金在排雷工作上,仍無法掌握地雷埋設的具體位置和數量。加上柬埔寨的紅土土壤含鐵、鋁等金屬元素,容易影響探測器作用,增加了排雷工作的難度。
專為柬埔寨受害者設計的「竹肢足」創作人黃羽蔓表示,最初希望針對社會議題做設計。透過大量數據佐證後發現,離台不遠的柬埔寨,竟是全世界地雷分布最密集、受害民眾最無法負擔龐大醫療成本的地區。當地居民遭地雷炸傷後,只能使用容易取得的材料,如木頭、竹管等自行製作簡易義肢,卻常壓迫到截肢患部、造成二度傷害。黃羽蔓和王于齊便決定為他們設計較低成本又能被大量生產的義肢,運用傳統工藝結合現代材料,在大量生產的工業性產品及手工少量製作的工藝產品間取得平衡。
王于齊則表示,「竹肢足」以能夠支持行走的二級義肢為主要設計結構,針對膝下截肢的患者,透過標準化的大量生產來降低成本。在最需常常更換的踝關節部分運用當地盛產的竹材,教導需要的人使用一款簡易木頭模具,透過竹材加熱、加壓、膠合、拔模製作義肢,讓患者能充分利用身邊資源與新技術,達到真正的幫助。
「竹肢足」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真的能被製作、使用的產品,提醒社會要用最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率的運用。黃羽蔓說道:「希望因人類而起的戰爭傷疤,能夠被溫柔地撫平,並美麗又優雅地重新站起。」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