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淳云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捲軸上的羊毛「喀啦喀啦」地向前捲動,四周的圖騰則在手把轉動之際幽微地透著亮光。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陳宇如與捷克藝術家西蒙.塔蘭達(Šimon Talanda)共同創作互動式作品「持續運行保持旋轉及循環的持續運行」,參展《真實世界》於10月30日起在「藝大藝術聚落」展出。藉由人工轉動機具的旋轉意象,呈現生生不息的流動能量。
步入展場,感測器啟動牆上的捲線軸,軸上的羊毛緩緩向前滾動的同時,捲線軸右側的螢幕隨即亮起。畫面中的一雙手不斷地轉動捲線機,毛線截斷在螢幕邊際,視覺上彷彿接續捲線軸上的羊毛線條。「旋轉循環」的概念來自陳宇如在捷克交換期間,受到郊區農場「復興自然,探尋古法」的啟發。從手搖玉米脫粒機、羊毛紡紗機到日復一日的四季變化,生生不息的狀態讓他開始關注,並以此創作。
沒有光照的展場需靠手動轉動發電機,四周的圖騰才會閃爍微光。陳宇如解釋,希望讓觀展民眾付出勞動參與,他強調:「(觀展民眾)在展覽中往往擔任被動的觀看者,展覽都已經主動呈現好了,我想要打破這個想法。」牆上的毛線圖騰,各象徵印度教分支毗濕奴派的靈魂載體階層,從最低階層的「魚」,到能夠脫離物質束縛、解放靈魂的人類。塔蘭達擷取各層級意象後,陳宇如則以毛線纏繞出植物、螞蟻、蛇、鶴、牛等圖案,並將他們順序、逆序排列,呼應生生不息的循環概念。
受到捷克郊區農場「極簡」的生活理念影響,在此次作品,陳宇如與塔蘭達多以自然、有機的媒材創作,如木製卷軸及毛線圖像。異於市面上機器生產的毛線多呈現粗細相當、整齊規律的生硬狀態,他們使用當地手工紡織的羊毛線製作牆上的圖騰,手紡的毛線因不同的轉動力度帶有自然的粗細變化。陳宇如提及,原先規劃在展間呈現紡紗機器,但考量素材運送來台將耗損碳能源,於是改用之前在農場錄製的捲線影像。同時,他們也盡量在創作過程中減少使用金屬零件。
隨著觀展民眾走入展間,寧靜的氛圍彷彿瞬間甦醒,被啟動的紡紗機開始無止盡地運作。觀展民眾韓一瑄認為,現場的影像及裝置持續傳遞能量,「雖然使用的是現代發電機,卻讓我覺得像是從前碾米或是磨製藥草的感覺,不斷地重複與循環,是很好的體驗。」《真實世界》展覽執行陳彥伶則提到,此件作品闡述捷克傳統農村盡可能減少使用工業產製的生活,這種討論「本質」的創作,對學院體系訓練出來的他們來說是滿有趣的挑戰。
陳宇如和塔蘭達在捷克時便開始構思作品,兩人希望將農場的生活感受融入創作,陳宇如回憶,過去在農場的每個早晨,他都會走進田裡看日出,天空隱約浮現橘紅色的太陽,光照提供能量使作物生生不息。他有感而發地表示,就像人工轉動發電機累積的能量,「作物生長、收成、回歸土壤的過程,正是大地循環的能量。」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