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9 20:01

美麗「城事」 盡收眼底

許柏蒼、陳博志  / 台北市

城市每天都有不同的問題發生,需要大眾一同參與。《眼底城事》邀請各界人士,撰寫有關城市空間的文章,以多元化的角度呈現城市生活。其中包含許多專欄文章,像是專欄作家劉力嘉所寫的〈城市.故事〉,以繪畫的方式呈現城市生活;每月主題單元,則是每個月發想主題聚焦議題,探討不同的城市問題。期望能夠凝聚大眾,為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發聲。

城市議題求關注 希望見解大眾化

《眼底城事》由四位共同創辦人陳亞婷、陳懿欣、林穎資、謝維展組成,四人曾是同一家國際規劃公司的同事。他們認為台灣相當缺乏關心城市空間議題的媒體平台,於是共同創辦了《眼底城事》,提供一個讓所有民眾都能參與討論的平台。

「大部分關於城市空間的文章,是由教授或老師在雜誌上發表,少有一般大眾的見解」。陳懿欣認為《眼底城事》成立後,能夠由一般大眾的角度出發,希望藉由這個平台挖掘一般人對城市空間的想法。

《眼底城事》成立至今,邀稿一直是最大的難關。陳亞婷認為,「城市空間的議題對許多人來說還是會有距離感,並不是所有被邀稿的對象都願意寫文章。」雖然寫手不易尋求,但他們還是很積極的去尋找,鼓勵大家以不同角度來抒發見解。《眼底城事》其中一篇文章「礙之深責之切」,便是陳懿欣向法律專業的朋友邀稿,以法律層面分析身障者在城市空間的行為模式,為身障者權益發聲。

關注城市空間議題的《眼底城事》共同創辦人,左為陳亞婷,右為陳懿欣。攝影/許柏蒼

專欄議題多樣化 「每月主題」開啟新面向

《眼底城事》的專欄包含許多主題,其中令團隊成員印象深刻的是關心兒童的專欄文章「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從城市裡的兒童遊戲權出發,探討兒童遊戲場應該如何改造,以及城市理念應該要如何善待兒童遊戲權。

其中一篇專欄文章〈城市.故事〉,更是以富有創意的形式呈現。作者劉力嘉透過繪畫的方式介紹空間的問題及觀察到的事情,她曾經畫過菜市場鬧哄哄的景象、在路上賣番薯的阿伯,每個繪畫作品都呈現了不同的故事。陳懿欣說:「我們關注的東西不只是空間,同時包含空間裡面人的故事、狀態以及社會交流的狀況。」

除了許多專欄文章外,《眼底城事》同時推出「每月主題」項目,希望每個月都能探討不同的城市議題。像是二〇一八年六月推出的「鄉村的未來」,藉由社區營造的經驗談,探討鄉村生活及未來如何規劃鄉村,不僅帶領大家從不同面向思考議題,也對每月推出的主題有更深的認識。

透過繪畫表達空間裡觀察到的人事物或狀態。 圖片來源/劉力嘉

為改善城市問題 溝通為必經過程

「很多人看到好的案例後,會希望複製案例,卻沒思考不同國家具有不同的考量,這個反思的過程在台灣是比較少看到的。」林穎資認為,必須用適合當地的方式去思考城市問題,符合當地特性及需求,而不是一味羨慕國外的城市風情。

「很多人可能會羨慕荷蘭的自行車道很寬,卻忘記台灣其實有公車停靠站、車流量很多等問題。」《眼底城事》曾針對台灣自行車道問題增設「自行車城市」的文章專區,發表有關自行車議題的文章,包括自行車道空間的討論、加強城市單車的基礎設施等。

陳懿欣認為,之前台北市做了許多失敗的自行車道,像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完工之後又被刨除。有了一些政策失敗的經歷後,經過多方討論,才有較為完善的措施。台灣近年的「YouBike」及自行車道政策,就是經過討論後變得完整的案例。

期望讀者站出來 為自己城市發聲

《眼底城事》認為,台灣大部分的公民對於互相協調、同理對方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林穎資說:「我們期望影響讀者站出來發聲,接著彼此溝通。」對於溝通方面,除了民眾跟政府之外,還包含不同民眾之間。如何溝通、互相妥協都是公民需要去學習的。

陳懿欣認為,公共空間的議題本來就該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現,每個人都可以發聲,從自己的經驗出發,不是只有專業者說的才對。在未來,《眼底城事》期望能夠凝聚大眾,一同關心城市議題,為自己居住的地方發聲。

《眼底城事》持續關注城市問題,使城市更加美麗。 圖片提供/《眼底城事》

採訪側記

從訪談的過程中可以知道《眼底城事》的受訪者熱愛城市生活,關心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受訪者跟我們分享了很多之前的作品,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真的熱衷於城市方面的議題。

延伸閱讀

環境資訊中心 替沒有選票的土地發聲

以「綠洲」串聯 挖掘被遺忘的美麗水文

改善水污染 高中生設計無人船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美麗「城事」 盡收眼底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