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款濟尼泊爾震災區教育8年 林子鈞前進菲律賓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若瑤台北3日電)遠山呼喚創辦人林子鈞用大眾募資助尼泊爾震災區童重返校園8年,今年將經驗「模組化」至菲律賓,盼「以離開為目標」種植教育扎根在地。林子鈞錄製中央社Podcast「空中小客廳」,分享打造「亞洲NGO人才學校」願景。

「學校對家長而言,是遙遠的那座山。」2015年爬遍尼泊爾震災區廓爾喀(Gorkha)幾座山逐戶拜訪後的感嘆,成為林子鈞創辦NGO組織「遠山呼喚」命名由來,「1座山大概有5、6個家庭,走1小時才能到下一戶,我們要呼喚孩子回來上學。」

那年4月,尼泊爾發生規模7.8強震,當時仍就讀台灣大學經濟系二年級的林子鈞與土木系的同學蔡宛庭,看見各式各樣的慈善組織進駐震央發帳篷、弄醫療或做重建,但他們3個月到半年就完成階段性任務離開,「當地人生活困境並未解決,他們一直處於害怕的情緒中。」

林子鈞試圖說服災民,「種植教育」並不是只把學校蓋好找回學生,而是建立一套完整模式培訓在地師資,讓他們能不靠外來者自己規劃需求,「我們只是一群大學生,當然飽受質疑。」

災區有8成的家長沒受過教育,很難認同孩子不工作賺錢去念書,「明天的需求都滿足不了,怎麼可能想長遠的事?」這是最直接的第1個難題。

然而,孩子回校園後,卻不覺得未來有希望,「教室沒有燈和書,老師也不懂怎麼教」,林子鈞很快意識到,真正要改變的是教育的整體環境與重要關係人,這是第2個難題。

雖然號召到台灣350名大學生,每月省下新台幣60元飲料錢,持續半年幫助40名孩童解決助學金、校車與營養午餐的費用,但如何走下去才是重點,林子鈞思考著把市政府拉進來,「我們到教育局索取資源數據,卻吃閉門羹半年,直到2017年才終於與對方合作」。

也在那一年,遠山呼喚面臨財源斷炊危機。已是大四生的林子鈞,肩負帶團隊走進社會的重責大任,把募款對象從學生轉向公眾,「募款期間我大概每隔10秒刷1次網頁,有天早上起床突然發現數字成長一大截,還打電話問工程師,是不是系統掛了」。後來,他才輾轉得知,那是因為台大教授葉丙成在臉書分享了相關資訊的緣故,「一夜間湧入好幾百人的捐款」。

資金暫時無慮後,林子鈞想測試「以離開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可行度,2018年選擇離廓爾喀(Gorkha)開車耗費20小時才能抵達的第二震央「吉里鎮(Ji Ri)」當新據點,「那裡沒有任何長期深耕的NGO組織可以諮詢,只能從零開始。」還好,隔年這個模式也獲得了肯定的印證。

用5年多的時間爭取到5300名定期定額捐款人,「遠山呼喚」在尼泊爾服務超過6200名災區兒童,直到2020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到來,「這2年多有點像期中考,還好當年所培訓的在地人才成功接助孩子的教育」。這也讓林子鈞思考,有沒有辦法透過複製相同的模式,讓遠山呼喚所提供的幫助,都能在世界各地長期留下來。

2021年,「遠山呼喚」把尼泊爾經驗「模組化」,對東南亞發起「耘海計畫」,先以印尼、緬甸、柬埔寨、越南與菲律賓等國家為目標,培訓青年領袖組織「教育NGO」,希望打造「亞洲NGO人才學校」,「當東南亞弱勢族群想到來自台灣的服務時,第一個想到的會是,我們給予他們服務下一代的機會。」

就在今年2月,「遠山呼喚」啟動在菲律賓東南部海島「夏爾高島(Siargao Island)」的小型實驗計畫,打造一艘船送20幾名孩童上學,「若對象要擴及整個島 ,那下半年就必須為菲律賓募款,儲備2到3年長期可以營運的資金」。除此之外,林子鈞也將前進馬來西亞「沙巴(Sabah)」,在第一線研究如何幫助「無國籍」難民。

組織規模的擴大增加財源上的壓力,從2人NGO到現在有20名正職與40名兼職人員,以往都仰賴大眾募資的「遠山呼喚」開始嘗試連結大型國際基金會、當地台商與華人社團或相關政府組織,「我們已經見過駐菲律賓大使,但還沒機會拜訪台灣的僑委會和國合會。」

這些內容將在今天「空中小客廳」分之一(https://reurl.cc/zAN8na)、之二(https://reurl.cc/0EXo3K)播出,或可上中央社YouTube觀看影音專訪精華之一(https://youtu.be/_qSe4sHLIjs)、之二(https://youtu.be/DgOsmlDOuMY)。

「空中小客廳」自1月起,將陸續製作「台灣人在世界」系列專題,報導在世界各個角落燃燒自己,以一點一滴微光,照亮台灣人通向世界那條路的「海外點燈人」故事。

中央社Podcast頻道「中央社好POD」除了既有的3個節目「文化普拉斯」、「特派談新事」、「空中小客廳」外,還推出由作家劉克襄所主持的「搭火車回台灣」,第12集將於明(4)日上架。(編輯:陳政偉)112030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