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嘉恩 林信辰 張書銘 報導 / 台北市
台灣有一群超熱血的「火箭男孩」,夢想把台灣火箭送上太空,這是來自交大、成大、北科大和屏科大四所大學的五十位師生,他們組成前瞻火箭計畫團隊,七年來投入近7000萬,自製研發混合式火箭。十多次試射,有成功,也有失敗!今年底,他們更打算發射,射程100多公里遠的大型雙節火箭,支援太空和大氣科學研究。師生們勇敢逐夢,要讓「Made In Taiwan」的火箭揚名國際,但礙於經費困難,於是今年三月,他們在網路發起1600萬的募資計畫,至今籌募到400多萬元。儘管離目標,還有距離,但他們敢做別人不敢做的夢,這一小步已經讓台灣太空科技,邁進一大步。
大型火箭,一飛直衝天際。當全球各國前仆後繼,邁向太空,台灣,也不例外。
原先預定2012年,利用探空火箭,發射福爾摩沙衛星六號,但這項計畫在2009年,宣告終止,台灣自行發射人造衛星的夢想,成了泡影。不過,現在有另一群人,他們沒有龐大資金,卻依然勇敢追夢,要飛向太空。
沒人做,就從自己開始吧!這群年輕大男孩,有博士生、碩士生,他們都是ARRC前瞻火箭計畫團隊成員,而帶領他們的靈魂人物是他,自稱中年大叔的交大教授,吳宗信。
失敗,也打死不退。2008年開始,交大、成大、北科大、屏科大共四所學校,近五十名師生,一頭栽進這個火箭實驗計畫,用四所學校所在地,英文字母開頭,命名HTTP火箭。2010年,屏東旭海第一次試射,就成功將混合式燃料火箭,送上天空。
為了一探混合式燃料火箭的秘密,華視新聞雜誌前往交大校園,這個火箭團隊的主要基地。
眼前打招呼的叫魏世昕,團隊裡算得上是元老級了。火箭裡的大小零件,他無所不知,像回收火箭用的降落傘,都是他親手縫製,測試多次才成功。另外像兩節式火箭必備的脫節系統,也都由他負責。
跟著世昕腳步,來到火箭誕生地,由四所大學各自負責的火箭內裝零件,全都得到這裡進行組裝。像是飛行電腦,控制火箭飛行與偵測外界狀態,傳輸導航資料通訊系統,可說是火箭的大腦。當然,最重要的燃燒推進系統,也少不了。
他,叫周子豪,打從一開始就加入火箭團隊,專攻混合式火箭推進系統,桌上這個氧化器儲存槽,就是他研發的作品,在多次小型火箭試射當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較固態燃料火箭,安全性差,液態燃料火箭,研發門檻高。ARRC自製的混合式燃料火箭,更安全,成本更是液態燃料的十分之一。正因為有無限潛力,在15次小型火箭,4次大型火箭試射後,ARRC的太空夢,還沒停止。
選在新竹海岸潮間帶,進行試射,這個雙節小火箭總長2.7公尺,直徑15公分,飛行高度約1公里,第一節採用固態燃料,第二節則使用混合式推進器,外殼全靠3D列印技術,利用環保塑膠及玻璃纖維製作而成,上頭更搭載中央大學研發的罐頭衛星,測試訊號收發,為年底大型火箭做準備。
別看平板車暢行無阻,滿地泥濘,徒步走到發射地點,就得花上一段時間,距離火箭發射時間越近,越能感受緊張氣氛,大夥繃緊神經,準備倒數。
火箭發射成功,降落傘成功打開,但關鍵的脫節系統,卻失靈了。第二節火箭脫節失敗,美中不足,但這次測試,卻也換來岸上滿滿的圍觀民眾,熱烈讚賞。
只是,礙於政府部門補助經費有限,ARRC只好改採網路群眾募資,目標1600萬,但現在只籌到25%的資金。
發射火箭上太空,ARRC這群年輕團隊,從無到有,自力研發百分之百「Made In Taiwan」的火箭。有人說他們是瘋狂科學家,還有人稱他們是一群雜牌軍,但無論是哪一種,他們正一步一步,為台灣太空科技,開創新局。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