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瑋婷 蕭凱堯 報導 / 台北市
金鐘獎走過47個年頭,一路上也歷經不少改革變化。台灣第一家電視公司是在民國五十一年成立開播,因此民國54年舉辦第一屆金鐘,當時是以廣播為主,一直到民國60年才加入電視評選。回顧30年前的金鐘獎頒獎典禮,當時沒有live實況轉播,也沒有紅地毯星光大道,就連頒發各個獎項也是採所有得獎人一次上台領獎的方式。有趣的是,當時因為講究娛樂產業要走向國際化,主辦單位都會邀請一些國際大牌明星來台參加。金鐘的歷史歲月,我們就帶您從今年的特別獎得主,料理節目主持人傅培梅和台灣第一代玉女紅星張美瑤的故事,開始回顧。
1960年代看電影大家一定看她,最紅的女明星,台灣第一代玉女,張美瑤。來自南投埔里、本名張富枝的張美瑤,一雙迷人大眼,是53年前的少男殺手。台灣第一部彩色電影「吳鳳」,導演就挑上她,演出愛跳舞的原住民少女紅了。這一紅不得了,張美瑤紅到香港,拍了「西太后與珍妃」等多部港片,還進軍日本拍電影。成了台灣史上第一個走上國際舞台的巨星,張美瑤一回台,鄉親們熱烈歡迎,從此大家叫她「寶島玉女」,29歲時事業高峰期,卻選擇嫁給演員柯俊雄。
婚後張美瑤為愛息影32年,直到2002年柯俊雄外遇,兩人離婚收場,才復出拍戲。復出後不拍電影,張美瑤改拍電視劇,第一部戲「後山日先照」,張美瑤演起傳統的台灣母親絲絲入扣,讓她入圍金鐘獎最佳女主角。從失敗的婚姻復出後,張美瑤踏的每一步更精采,復出5年就4次入圍金鐘女主角和女配角,一直演到今年四月病逝。張美瑤從黑白電影中清新脫俗的氣質少女,演到最後沉穩老練的寶島阿嬤,角色的改變如同一生71年的寫照,更是戲迷心中,最具台灣美德的女性代表。
5、60年代,台灣電視上,還有一位會讓大家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看的人還有她,傅培梅。一邊煮菜一邊慢條斯理的講解,鏡頭前,傅培梅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教觀眾做菜。50年前,她是台灣第一位料理節目主持人,她主持的「傅培梅時間」,讓很多家庭主婦不必買食譜,就能在家燒出一桌好菜。一貫的髮型,一如傅培梅對美食的堅持,這個節目從民國51年開播,一做就是39年。直到2004年,傅培梅肝癌復發,讓她不得不停掉所有工作,但虛弱的她再也拿不起鍋鏟,2004年的9月16日病逝,73年的生命劃下句點。
也就是說,金鐘獎特別獎是頒發給、對電視有特殊貢獻的人,像是日前病逝的陶大偉,雖然來不及在今年受到特別獎的致敬,但他和金鐘獎的淵源,早在民國69年,那時和張小燕搭檔擔任金鐘頒獎人。回顧30年前的金鐘獎,那時候來賓專車小巴接送,下車後沒有紅地毯迎接,只有國父紀念館大門口前這讓人爬到臉紅的階梯。大家的盛裝出席是男明星合身西裝,不搞怪不誇張;女明星洋裝套裝不露胸不露背,而金鐘盛會要從這一首歌揭開序幕。當年的金鐘獎不只氣氛隆重,也講究國際化,重金邀請美國大牌明星共襄盛舉,從那時候,典禮上總是看的到金髮碧眼的外國藝人。典禮進行時間也不像現在冗長,因為得獎人可沒有機會一個個露臉,所有的獎項一次上台,一口氣頒完。
直到民國70年,金鐘獎才開始實況LIVE轉播。金鐘表演節目,也開始變得豐富,最吸睛的就是當紅港星帶來的特別表演。而如果要說到金鐘有史以來最小的得獎人,非他莫屬。當年最紅的童星小彬彬,民國72年得到了最佳童星獎,但後來引發兒童演戲不是職業的爭議,所以取消了這個獎項,小彬彬也是最後一個拿下金鐘童星獎的人。
金鐘走過47個年頭為求改變,也曾出過不少大烏龍。2005年,入圍名單公佈不到24小時,新聞局卻臨時更改遊戲規則,單元劇和連續劇分開評比,增加了35個入圍名額和7個獎項,獎雖然變多,但對原先入圍的人來說也多了競爭對手,引發部份評審不滿退出,還有史上害得獎人最糗的就是這一刻。2007年的最佳男配角,不是上台領獎的張國柱,而是台下的太保張嘉年,因為得獎人名字印錯,才搞了個大烏龍,只好隔年金鐘再補頒一次。
金鐘典禮上不但有歡笑,得獎人拿獎的那一刻,感動的方式也很有梗。到底有沒有金鐘魔咒有例外,奪下最多金鐘獎的主持人沈春華,只要入圍就得獎,13座金鐘的傲人紀錄至今無人能破;至於最會拿獎的戲劇,是改編自白先勇小說的電視劇「孽子」,民國92年入圍13個獎項,打破金鐘有史以來的最多入圍記錄,最後還成功拿下6項大獎。
金鐘的重頭戲少不了表演節目,近幾年受到好評的有一首首的連續劇主題曲,帶領大家穿梭時光隧道。「一代妖姬」崔苔菁,一身黑灰色洋裝,氣質高雅,但女明星比美,從這條星光大道就開始較勁。每年就屬星光大道,最養眼最有看頭。像是六月大露背;還有蕭淑慎,這深V到沒盡頭的禮服;港星嚴淑明的透視水晶裝,歌手萬芳的超級爆炸頭,都非常搶鏡,堪稱是歷年金鐘獎星光大道的經典。第47屆電視金鐘獎即將登場,究竟今年有什麼不能錯過的精采看頭,還有誰能抱走金鐘大獎,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