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興國慶祝李總統就職三週年

張嘉君 李中恩 張書堯 報導  / 台北市

  五月二十日是李總統登輝先生就職滿三週年的日子,三年來李總統在全面更新國會結構貸後,推動各項政治改革的工作,成果大家有目共睹,本單元在就職三週年的前夕,換一個角度,從文化的層面,來看看李總統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和投入,媒體上經常報導,李總統喜歡參觀各種的畫展和藝文活動,但是有很多人還不知道,李總統自己曾經登台拉過小提琴,也喜歡看藝文方面的錄影帶,不僅喜愛西洋的藝術和現代創作,也重視本土的戲曲和傳統藝術,如果說文化是紮根的工作,那麼李總統親身的推動,應該是為社會文化風氣,注入了最豐富的活力。

  這些場合都不難看到李總統登輝先生的身影,他積極參與各項文化活動,不是現在才開始,早在十幾年前他擔任台北市長期間,甚至更早一些,文化興國的種子就已深植在他心中。

  李總統重視文化活動,從他擔任台北市長任內創辦音樂季、藝術季,就可以看出梗概,他希望市民不但能享有良好的硬體設施,心靈精神層次也可以得到滿足,認真推動精神建設的具體行動,令許多藝文界人士印象深刻。

  當時藝術季上演歌劇浮士德時,李登輝總統還親自把原文譯成中文,方便民眾觀賞,而在總統擔任省主席任內,電視節目製作人游國謙,還因為製作「台灣歌謠五十年」,一天之內就被省主席接見兩次,李總統甚至熱心地補充劇本內容,幾乎是重新寫了劇本。

  李總統不但十分重視參與文化活動,也不忘鼓勵青年藝術家,目前任教於政治作戰學校音樂系,經常出現在大型晚會中演唱的男高音李宗球,就是李總統在擔任副總統期間,挖掘到的一塊寶玉,由於被他美妙嘹亮的歌聲吸引,當下就採取權宜措施,幫助這位年輕人實現留學的夢想。

  李總統過去推崇藝文活動的例子比比皆是,他能夠身體力行為民表率的原因,跟他少年時期,對音樂美術的喜好息息相關。現年八十多歲,與李總統有遠房姻親關係的畫家許玉燕,轉述她先生楊三郎的話說,總統十幾歲時住在淡水,每當楊三郎在附近作畫時,他總喜歡跟前跟後。

  另外也有不少人都知道,李總統就讀美國康乃爾大學時期,曾經登台拉奏小提琴,還頗受聽眾好評,或許正是因為過去的點點滴滴,讓他跟文化活動結下不解之緣,擔任總統之後的他,仍舊無法放棄欣賞藝術。

  而更由於李夫人對歌劇的造詣深厚,使得總統再忙也要抽空看幾場歌劇。藝文、文化活動,跟總統的生活是分不開的,有時瞭解藝術,甚至還可以得到外交的附加價值。

  他擔任總統之後,並且把文化,當做他施政理念中重要的一環。兩年前,將原來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改組,並且擔任會長,巡視各鄉鎮時,也不忘鼓勵地方文化活動發展,從社區內紮根。

  推動文化、提昇文化,他因此提出民俗藝術精緻化,精緻藝術通俗化的構想,在地方民俗藝術精緻化方面,李總統就十分推崇明華園歌仔戲團,他看重的是能夠教化人心的腳本內容,也不斷地期許他們精益求精。

  另外,李總統也在總統府內舉辦介壽館音樂會,節目內容遍及西洋、中原地方民俗等多種藝術活動,由電視台全程錄影播出,他希望藉此對民眾有個示範作用,另一方面也顯示,總統對各種文化型態的尊重,對藝術家還有鼓勵作用。李總統從過去到現在,推崇藝文活動的政績,以及閒暇時間對藝術的修為,在在顯示,他非常希望透過藝文、文化,這股強大的力量,把國民的心緊緊拉在一起。

  從上面這些話,可以看出文化在李總統心目中的份量,京劇也好,歌仔戲也好,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涵,原住民也好,台灣人也好,外省人也好,全部都是炎黃子孫,追本溯源、萬流歸宗都是一樣的源頭,透過這股力量的潛移默化,國內的統獨問題可以解決,兩岸的歧異甚至都有辦法解決,每個人如果都能在李總統登輝先生的帶領下,捐棄成見、和諧相處,兩岸統一的日子必然指日可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