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一百年

綜合報導

  馬關條約簽訂剛好滿一百年,台灣從一百年前割讓給日本之後,因為國共內戰種種複雜的因素,而仍然和大陸呈現分裂的局面,這種因為歷史的無奈而造成的局勢,目前被曲解成運用台灣已經獨立的主張,到底馬關條約為什麼要割讓台灣?台灣和大陸是不是真的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回溯馬關條約簽訂百年來的大事紀,從中找到一些正確、真的有利於海峽兩岸中國人的路。

  甲午年間,清廷向入侵中國的日本宣戰,在海戰、陸戰都屢戰屢敗,中、日雙方因此在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距今一百年前的四月十七日當天,代表清廷的李鴻章,以及日本的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在馬關簽下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空前屈辱的「馬關條約」。條約規定,中國賠款兩萬萬兩白銀,並且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給日本,遼東半島由於地處清廷京畿附近,再加上列強合力干涉,日本允諾清廷以三千萬兩贖回,於是清廷真正割讓出去的領土,只有台灣及澎湖諸島。日本要求割讓台灣的消息傳到台灣之後,民眾紛紛湧到昔日是巡撫衙門的中山堂附近,要求廢止條約,死守台灣,安平縣、嘉義縣和淡水縣的舉人,聯名致電朝廷「一旦委而棄之,是驅忠義之士以事寇讎,數千百萬生靈皆北向慟哭,天下人心必將瓦解」。四月二十七日,台灣巡撫唐景崧致電清廷「萬民誓不從倭,割亦死,拒亦死,寧先死於亂民手,不願死於倭人手」。在北京,中國年輕的皇帝光緒以無比悲憤沉痛的心情說,「台灣割,則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為天下主?」,既然當初清廷上下那麼不願將台灣割讓,為什麼最後還是成為既定的事實?

  事實上早在一八九五年三月底,當日本及清廷談判代表還在馬關,今日日本下關春帆樓談判時,日本的「南方派遣艦隊」卻早已悄悄地駛近澎湖,清軍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死守兩日後潰敗,日軍占有澎湖全島,正式交割台灣的儀式,是馬關條約訂定兩個月後完成的。六月二日,清廷交割代表,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搭船抵達基隆外海,李經方不敢上岸,最後在日本接收代表樺山資紀所搭乘的「橫濱丸」上,簽署了交接文書,定約後,當台灣民眾得知清廷無法出兵保台,他們於是決定自立圖強,台灣仕紳,前工部主事丘逢甲呼籲「清廷雖棄我,我豈可復自棄耶」,於是台灣同胞倡議成立民主國,以結合外援,抵抗日軍。五月十五日,丘逢甲電陳北京「伏查台灣已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唯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台民此舉,無非戀戴皇清,圖固守以待轉機」。五月二十五日,民主國正式成立,由台灣巡撫唐景崧出任大總統,南部軍備劉永福為民主大將軍,以藍地黃虎為國旗,年號「永清」,以示遙奉清朝,不忘祖國。

  台灣同胞成立民主國完全是出於,不願臣服異族的不得已措施,當時民主國還特別發布「諭台民書」指出「惟是台灣疆土,荷大清經營二百餘年,今雖自立為國,感念列聖舊恩,仍應恭奉正朔,遙作屏藩,氣脈相通,無異中土」,不過民主國的壽命很短,因為日軍進逼的緣故,一共才維持了一百四十八天,而曾經誇口要在三個月內平定台灣的日本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也見識到了台灣民國的強悍,台灣省文獻會前主任委員林衡道,引述北白團長靡下一名士兵的日記佐證。

  日本軍隊從北到南,遭到各地義軍和黑旗軍的堅強抵抗,在台灣作戰五個月,死傷五千人,罹患疾病的更高達二萬七千多人,其中多數並且死亡,一直到六月二十四號,交割將近一個月後,第一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才在今天的大稻埕附近,主持「台灣始政大典」,他得意洋洋地說,「我國以戰勝之結果,得將台灣全島及澎湖列島列入大日本帝國之版圖,成為皇恩永沐之地」,而後台灣雖然發起了零星的抗日事件,還是在日本統治下經歷了五十年,才回到國民政府的懷抱中。

  日本的帝國主義釀成了二次世界大戰,最後雖然戰敗,中華民國政府得以收回,過去因甲午戰敗馬關條約割讓出去的台灣、澎湖及附近島嶼,但是卻因中共趁局勢混亂之際,竊據大陸,而使國民政府在民國三十八年播遷來台,終而形成兩岸分治的歷史悲劇,台灣先是被日本人統治,既而回歸祖國的懷抱,在這轉折的過程中,使得部分台灣人對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產生混淆,作家陳映真認為,揮別這段悲情的最佳做法,是妥善處理,並瞭解日本為同化台灣人民,而加在台灣民眾身上的外力。

  對於最近有人引用,百年前台灣人成立台灣民主國的史實,佐證台灣早已獨立的說法,研究外交史的學者有這樣的分析。而歷史學家也從歷史的觀點,說明台灣今後應積極努力的方向。百年前先民誓死抵抗外族,希望重回祖國懷抱的這段歷史,台灣人民似乎已經漸漸淡忘了,如何擺脫歷史悲劇的陰影記取教訓,恐怕才是台灣人應該思考及努力的方向。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