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一面"倒" 學者憂心負面影響

 / 台北市

這幾天大部分台灣媒體,都是以相當大的篇幅在報導凱達格蘭大道上的群眾運動,甚至連反貪腐總部都還沒有正式討論,媒體已經一窩蜂的報導十月將進行全國大罷工,原本也要擔任活動副總指揮的張緒中說,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媒體如此直接如此明顯的介入群眾運動,而許多學者也批評,媒體刻意渲染民眾情緒,甚至還透過報導來指揮群眾運動,這對台灣民主發展或是反貪腐活動而言,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從來沒有一次群眾運動,不需要作任何動員,就可以有超過十萬以上的群眾主動參加,也從來沒有一次群眾運動可以事前完全沒有組織系統,也完全缺乏長期的經營籌畫,就在幾天時間佔據所有媒體的最重要版面。這次反貪腐活動創造了台灣群眾運動史上最獨特的經驗,除了是因為累積已久的民怨一次爆發外,另外的原因是,媒體太過介入這次的群眾運動。

街頭經驗豐富,也完全支持反貪腐活動的張緒中說,因為媒體過度操縱運動,才會使得施明德在毫無組織,毫無動員的情況下,在極短時間,把民怨轉換成超大的能量,不過這兩天媒體也有意無意的,過度干預群眾運動,甚至媒體自己也成為決策小組的成員,暗地裏在為反貪腐總部下指導棋。

由於大部分媒體在靜坐還沒發生,就都大篇幅地預告靜坐活動,在九月之後更是每天一再放大總統府前的靜坐活動,因此這次媒體傳播竟然完全取代了群眾運動的組織動員,而這也使得反貪腐的民眾跟以往的群眾運動截然不同,從前因為都是透過組織動員,所以群眾的自主性比較低,但是比較能聽從指揮台的指揮,而這次的反貪腐運動因為絕大部分民眾,都是因為心中的強烈不滿,才會自動自發的來靜坐,所以更能夠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與意志。但是對施明德來說,因為缺乏組織動員,所以決策小組的意見,無法讓每個民眾都百分之百的遵守。

因為媒體過度介入群眾運動,使得這次的運動必須配合媒體的節奏來進行,無論是要不要進行全國罷工,還是要採用什麼樣的形式進行圍城計畫,在媒體的強大報導壓力下,反貪腐總部都無法進行縝密周嚴的規劃,而必須配合媒體作出立即的決定,而這也使得這次反貪腐運動最後能不能成功,以及能不能和平落幕,埋下了許多不確定因素。(記者陳信聰、郭俊麟、劉漢麟報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