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2 23:00

對抗荒蕪系列3

陳汎瑜 蕭凱堯 報導  / 台南市

  您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嗎?您對家鄉的記憶是甚麼呢?今天華視新聞雜誌「封面故事」,我們持續要來關心全台各地、這一場場農業寧靜革命。隨著時代變遷、農村人口老化、願意返鄉從農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但如果從歷史的進程來看,不難發現,在1997年開始施行的「休耕政策」,是加速臺灣農村凋零的因素之一!當土地長期休耕,農田成了荒地,整個農村產業鏈、也逐漸崩潰瓦解。「對抗荒蕪--新農村革命」系列報導」第三集,資深記者陳汎瑜、蕭凱堯要繼續帶您、前往曾經是全臺灣休耕面積第一名的台南市,來看看當地一群新農民、是如何在荒煙蔓草中,為死氣沉沉的休耕地,帶來生機!他們有的是科技農夫、有的是年輕的女大學畢業生,在家鄉最危急的時刻、他們返鄉從農、正在企圖扭轉農村命運。

  善化,是台南古早的農村聚落,但跟著當地人走一趟,我們卻發現,很多田荒了、也廢了,眼前雜草任意生長、比拳頭還大的老鼠洞隨處可見,這片曾經種鳳梨的休耕田,早被遺忘它曾有的輝煌和歷史,而它的處境,幾乎就像是「休耕政策」為臺灣農村帶來的縮影。

  1997年,臺灣為了加入WTO,開放國外稻米進口,於是政府推動,農民休耕農田,每公頃可以領四萬五千元的休耕補助。但十多個年頭過去了,有的農民長期坐領補助金,任田荒廢,還有的老農則是年紀大了、只能望田興嘆。楊胡月阿嬤的無奈正是反映出農村的困境,孩子不願返鄉種田,但如果把田承租給別人種,老農心有疑慮。

  

  2011年,全臺灣總休耕面積超過22萬公頃,台南市高掛第一名,而光是補助金,國庫每年更燒掉100多億元。2013年1月,農委會展開「活化耕地計劃」,將兩期休耕補助強制改為一期,鼓勵老農出租農地給有志從農的年輕人,而隨著一群新農人的勇敢加入,荒蕪的土地也總算是出現生機。

  集貨場裡,開著堆高機四處穿梭,她是今年26歲的陳瀅淨,小小的個子、外型很秀氣,但開起大型農機具、卻相當的豪邁。四年前,就讀食品科學的陳瀅淨從澎湖大學畢業,眼見大學生求職困難,她當下決定,返回家鄉台南麻豆,當起全村最年輕的「農二代」,起初,她也鬧了許多笑話。

  陳瀅淨和爸爸陳峯昇,這對父女檔在麻豆承租大片的休耕田種植硬質玉米,面積將近100公頃,這種玉米在陽光曝曬下,整株枯黃之後才能收成,經過烘乾和加工,可以製作成農牧飼料。他們看見了休耕田的商機,也為農田重新創造經濟價值。而這天,父女倆人走在玉米田間,我們最深刻的感受是,傳承很可貴,而親情更無價。別的孩子逃離農村選擇出走,但麻豆農民陳峯昇,他的寶貝女兒回家了,在父親年紀漸長的同時,陳瀅淨想牽著父親的手,靠自身的努力讓更多人看見農村的希望,過去台南有超過半數農田休耕,但農村衰敗的面貌,正在悄悄的轉變。

  小小的豆莢,躲在嫩綠的葉子裡,這是臺灣正宗非基因改造黃豆。蘇建鈞,28歲,大學念的是材料光電系,他在美國擔任交換學生時,看見貧瘠土地上的農人仍舊努力耕種,才體悟到農業和糧食的重要性,退伍後,他返鄉務農,更成了最時髦的「科技農夫」。怎麼說呢?首先他利用Google map與導航器,算出「最短耕田路徑」,省油省時間,現在他作法更先進了,利用APP建立獨一無二的專屬產銷履歷。

  返農四年,蘇建鈞坦承,看見臺灣產銷制度嚴重失衡,他也曾經心灰意冷。將科技融入稻田,以機器取代人力,不管種水稻或黃豆,都可以節省成本創造更高獲利。現在蘇建鈞父子的種植面積,從數十公頃擴增到一百公頃,但其實回顧四年前,蘇建鈞回到農村,父親是第一個反對。說到婚姻大事,靦腆的蘇建鈞臉紅了,但他向未來的妻子保證,絕對不會讓她吃苦。

  2014年春天,在台南大片的休耕地,新農民正在用他們的巧手打造農村新未來,而放眼全臺灣,從宜蘭的友善耕作,環繞全臺的金黃小麥田,一片片的荒煙蔓草,也漸漸脫下了外衣,即將幻化出最美的農田新貌。這群勇敢新農民,他們正在對抗荒蕪,正在重建臺灣農業尊嚴,他們也為正在為家鄉尋找一條活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