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新聞雜誌】「創生與重生」 迎向挑戰 搶救消失中的故鄉

李宜庭 採訪/撰稿 李宇承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華視新聞雜誌「披荊斬棘-家鄉的創生與重生」特別報導。日本的「蘋果之鄉」青森,如何匯聚在地力量、振興產業經濟,而在台灣,想要扭轉地方的困境,眼前還充滿挑戰!國發會推估,2022年,台灣人口就會呈現負成長;像高雄的田寮、甲仙,台南的左鎮、以及新北市的平溪,30年後、人口都將減少五成以上,如果我們不試著改善,未來這幾個地區,很可能在台灣的地圖上消失。華視採訪團隊走訪台灣各地,看見一群秉持傻瓜精神、默默搶救家鄉的有心人,帶您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努力。

記者 李宜庭:「彰化大城鄉人口逐年減少,目前設籍在此地的有1萬6千人,但是真正住在這兒的居民不到二分之一。」

記者 陳璽鈞:「這裡是平溪的望古車站,從前因為運煤,附近是非常的繁榮熱鬧,但如今卻成為一個不到160人的里,而這樣人口消失的現象,不只發生在望古里,其實平溪12個里,一年的出生嬰兒人數,是大約只有20人。」

記者 李宜庭:「彰化王功這個地區您應該不陌生,這裡最出名的就是養殖牡蠣,極具在地特色,但是根據統計,王功所在的這個芳苑鄉,人口持續外流,未來30年後,人口還可能再銳減三分之一。」

記者 李宜庭:「台南市左鎮目前人口4700多人,但預計到了2050年,很可能會降為2500人,14歲以下的人口,更可能不到100人,左鎮這個使用了將近一百年的名字,未來很可能面臨消失危機。」

您,曾經想像過家鄉的名字,可能在地圖上消失嗎?國發會統計,全國368個鄉鎮區,超過三分之一、共134個鄉鎮區,必須優先推動地方創生,主要集中在非六都,光是土地面積就占了全台7成、但人口卻只有全國的11.6%,再不行動,到了2050年恐怕面臨消滅危機!地方創生、迫在眉睫。

採訪小組走訪台南官田區,這裡是全國菱角最大的產地,他們把菱角殼研發成可以淨化水質的「菱殼炭」,廢材變烏金,解決長期困擾、更替家鄉找到新出路。

台南市官田區區長 顏能通:「這個桶子的洞要打在哪邊、打幾個洞、洞要打多大,這個都是有學問的啦,要變成產業一定要有科學的數據。」

官田區菱角一年總產量7000公噸,光菱角殼每年就有3000公噸以上。滿坑滿谷的廢棄垃圾誰來處理?官田區長顏能通看見問題,2015年跟學術單位組成研發團隊,成功將菱角殼、翻轉成可用資源,附加價值翻倍。

台南市官田區區長 顏能通:「菱角殼在官田它屬於一個廢棄物,它三年之後才能夠腐爛,第一個用意就是說,看到很多農田都用石灰在上面,石灰其實長期來講,對整個菱角田來講不是那麼好,所以我想說是不是用其他方式,可以來做一個改變,另外一個就是說,因為在從殼到炭這樣的過程當中,需要很多的人力,我在想說可以導進來,讓社區來做這件事情,那有產值之後,社區以後就不用跟人家伸手。」

成功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 林弘萍:「在這個做生物炭的時候,它擁有很大的優勢,就因為它的不規則,反而堆積成很多的空隙出來,因為這樣子的製程,讓這個菱殼炭有非常多

特殊的一些表面性質,所以我們才可以去除臭氧,還有吸附甲醛,還有吸附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水氣的吸附也非常快。」

大雨停歇、日正當中,44歲的青農胡育健到菱角田巡田,菱殼炭取代了原用的石灰、成果也反映在提高的銷量上。

記者 李宜庭:「菱角殼製成菱殼炭,讓農民可以直接使用在菱角田裡頭,兩到三天就能達到淨化水質的功能,像這一片大約四分大小的菱角田,使用了10包大包的菱殼炭,這邊則是沒有使用的,光是用肉眼看就能看得出,水質明顯有落差,而種出來的菱角口感也會不一樣。」

青農 胡育健:「我們用在農作物,就循環經濟一關一關一關來,用得好的話,年輕人也比較願意回來種菱角,因為菱角快要變成夕陽產業了。」

一語道破當地人的憂愁,官田菱角種植跟銷售,以70歲以上老年人居多,年輕人極少留在當地。但是菱殼炭為官田帶來新價值,埋下地方創生萌芽的種子,顏能通結合「產官學民社」、成立社區「烏金合作社」,更吸引外地青年開設新創公司。

新創公司經營人 李政憲:「事實上我們希望菱殼炭,未來還是要走向產業化,因為唯有產業化,我們才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然後也可以再帶到更多的就業人口,以菱殼炭為出發點,我們去做日常生活用品,或者是做未來更高端的,空氣清淨機的濾網,或者是太陽能電池裡面的材料,還有包括就是電動腳踏車,其實這些等等都是未來菱殼炭,可以應用的領域。」

台南市官田區區長 顏能通:「其實我們不是要為了賺錢,我們兼顧到的面向可能就是說,包括環境、包括教育、包括社會面,以至於最後的一個經濟面,那這樣子弄起來才有辦法

變成一個永續面,這樣子你整個區域上面,才有辦法把它變成一個比較好的構面。」

儘管不是國發會列出的危急鄉鎮區,但是官田著重各面向整併,將菱殼炭應用在農業與生活,未來還要創造最優化的循環經濟模式!促進產業發展、盼能帶動人口回流。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美伶:「我們用五個策略來做一個處理,用投資、用企業導入,用地方意識的凝聚 形成,然後用中央所有機關的資源的整合,再加上家鄉品牌的建立

所以這就叫五支箭。」

國發會以五支箭打出戰略,關鍵核心「以人為本」,凝聚共識、活躍地方DNA、發展商業規模,要讓青年人跟退休人士都願意返鄉。位在台南的左鎮區,危機更加險峻,被國發會選為示範區,出動顧問團隊協助盤整資源,要找出活化地方的可行方案。左鎮,現在搶救、來得及嗎?

記者 李宜庭:「這裡算是左鎮區熱鬧的街市,但是短短幾分鐘內就可以走完,因為人口少,整個區沒有超市或超商,只有這種傳統的柑仔店,每當下起大雨,住戶沒出門,整條街的人口幾乎寥寥可數。」

商街店面屈指可數,榮光不再、只剩蕭涼,唯一的零售市場,剩下兩個攤位,一攤賣肉、一攤包辦魚菜雜貨,撐起全區的生鮮食糧。

左鎮的關鍵問題,全區地屬曾文溪水質水量保護區,限制開發、沒有工廠,要提供就業機會,真的好難!為了餬口,青壯年人口只好搬到外地謀生。左鎮,人口出生率遠低於死亡率,以光和里為例,居民都是70、80歲的長者,全里已經連續4年沒有新生兒。搶救地方、希望能帶來翻轉機會,2019年5月最新開幕的「左鎮化石園區」,號稱全台最大的化石館,成了當地新亮點,也是這個都市邊陲的一線生機。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美伶:「為什麼人沒有辦法,留在他自己的原來居住的地方,主要就是因為工作機會,因為產業沒有發展起來,所以我們就讓每一個城鄉,它們原來的落差能夠縮短,那他們就會留在他原來自己的故鄉,就不一定會北漂、南漂之類的。」

挽救頹勢、立意良善,卻也引來「新瓶裝舊酒」的質疑聲浪,1994年是「社區總體營造」起點,以計畫請領補助為主,25年過去、地方創生則強調以投資為主。這次真的能拯救家鄉嗎?學者點出疑慮,政府姿態太高、政策不連貫恐成難題。

【政策資源不連貫 政府民間需合作】

東南科技大學觀光系副教授 吳怡彥:「地方創生比較像對過去計劃的一個總體檢,然後因為是我們台灣這幾年來,一直很多政策都一直跟著日本的腳步走,所以日本的腳步提出來這樣的想法,我們就把它納進來,這些東西過往也都在做,但是常常發生的疑慮就是,很多的政策它如果不連貫的時候,當資源斷掉的時候,很多地方可能戛然而止。」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助理教授 王忠融:「政府會為了虛應這個表面功夫,然後做了一些事情,可是實際上並不了解當地的,這個地方的組織或人的需求,那所以我覺得要強迫地方的政府,更可以跟當地的民間有一個,更緊密或者是合作的關係,這件事情是必要的,可是以台灣現在目前狀況來說,這樣子的必要要求很少。

鏡頭轉到牡蠣的故鄉-彰化王功。保有西部純樸漁村樣貌,吸引觀光人潮,當地餐廳業者、蚵農、漁民等人,共組產業觀光發展協會,2001年開始經營生態體驗小旅行,要加速產業轉型。但過時法令綑綁、民間力量感到力不從心。

【過時法令成枷鎖 配合創新應鬆綁】

王功產業觀光發展協會總幹事 林煌財:「傳統的農機具,它只能行駛在產業道路,現在的那種傳統傳銷,把牡蠣生產好了之後,交給大盤商,中盤商,其實這個利潤空間都不是在漁民,這個車輛它如果只僅於生產,沒有辦法用改變傳統傳銷的方式的話,那這些產業的產能,其實它的量能是不會提升的。」

政治大學科管智財研究所教授 蕭瑞麟:「我們因為有很多制度是錯的,我們有很多制度是不合時宜的,但是很可惜我們並沒有去改變它,配合著這種變革、創新的速度,能夠把我們的制度做相對應的改變,那麼我們這個未來的地方創生,會更順利一點。」

而攤開國發會地方創生提案流程,地方、民間可向公所提供意見,由公所彙整、研擬提案,遞交給縣市政府,接著再正式上達國發會,環環相扣(CG出)!但是,如果地方跟居民對創生不了解、公務員冷漠不積極,多頭馬車難做事,每一環都將成為挑戰。

【地方缺乏人才 資源整合人才培訓】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助理教授 王忠融:「鄉鎮公所是目前台灣看起來,人才最弱的這一塊,那如果在那麼弱的政府狀況下面,你要去提一些比較特殊的計畫,本來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台灣有多還不錯的,這些像台灣智庫,政府跟這些智庫怎麼去做結合跟整合,這些智庫可能有機會可以去做一些人才培訓的事情。」

東南科技大學觀光系副教授 吳怡彥:「要有一個人去統合一群人變成笨蛋,然後來做這個整合的角色,那這個笨蛋有可能在公部門,就像我們(日本)拿破崙之村這種,之中有一個很有熱忱的公務員,他的熱忱帶動了整個公部門,願意來做事情,那也可能是在社展發展協會,也可能是在某一個業者。」

飄盪的麥浪、分布各處的蜆池,是大城鄉最具特色之處,產量都是國內最大宗。彰化縣26個鄉鎮中,就有19個被列入國發會優先創生名單,危機就在眼前,地方創生宛如一根浮木,不過,要找到可以發展的DNA,卻可能面臨困境。

記者 李宜庭:「大城鄉是彰化縣最西南邊的地方,在我的右手邊是稻田,左手邊則是花生田,再旁邊則是地瓜田,農、漁、畜牧業相當多元,但如何促進產業永續發展,讓年輕人想回鄉工作才是關鍵。發展多元,卻都是最基礎的一級產業,放眼望去,田裡工作的大多都是老人家,到了頂庄村、街上滿是沒人居住的空戶。跟著村長繞一圈,沒有街坊鄰居的喧鬧聲,只剩下蟬聲跟鳥叫聲迴繞。」

希望活絡地方、改善現況,大城鄉長力推「食品加工產業園區」,急盼能開啟大城創生之門,也是全台第一個送出創生提案的鄉鎮,國發會派出專家輔導團視察,給出的建議是,品牌建立、才能打開知名度。

彰化縣大城鄉鄉長 蔡鴻喜:「我們希望說能夠做一個產業園區出來,種得太多的,我們可以拿進來這個產業園區加工,那現在我們台61線,年底就要貫通了,15分鐘就可以到我們的產業園區,未來交通方便,大城鄉在地所有農產品的特色,包括畜牧業,盡量把它推廣出去,大城才有未來。」

【地方同質性太高 需設法同中求異】

彰化縣政府產業發展科科長 陳駿瑜:「彰化當然有很多鄉鎮,尤其是彰南地區很多鄉鎮,它的重點特色就是農業嘛,可是大家同質性很高,也許鄰近幾個鄉鎮都是這樣的情況,那當大家情況相同的時候,我怎麼發展自己的特色,像田中其實也是,從它名字也知道,它是稻米生產的鄉鎮,可是它自己去想了另外一條路,當年他們地方民眾去發起,田中馬拉松這個東西,藉由這個方式讓地方的,一個名氣稍微能夠往外推動之後,相對來講你要吸引一些青年人,願意留在當地來做些發展的可能性就會更高。」

【沒有法規難統合 需催生地方創生法】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助理教授 王忠融:「日本有一個地方創生的,這個城鎮人民法,就是日本有專門的法規,在做這個事情,那台灣目前沒有專門的法規,那國發會碰到一個狀況就是,國發會因為沒有這個相關的法規,沒辦法去要求其他的單位,去做統合這個事情,那所以我覺得對我來說,目前最重要的,可能是要去促成地方創生法,有沒有機會可以通過,有通過以後,很多的預算的統合,或者是部會的統合,它才會有機會。」

比起日本的全面政策與縝密法規,台灣的地方創生之路,顯然還在蹣跚踉蹌的學步期。儘管如此,從北到南、有一群人秉持傻瓜精神、以滿腔熱血幹勁,正努力為地方創造嶄新生機,而當地方露出回春曙光時,如何發展強項、補足弱項,擴大產業與經濟規模、為家鄉找到生存之路、達到永續,則是下一個重要課題!力挽城鄉、刻不容緩!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