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水產活化! 鼓舞青年返鄉就業|創生與重生|華視新聞雜誌

綜合報導  / 宜蘭縣

在宜蘭有上百公里的海岸線,滿布漁村和漁港,還有大大小小的河流和魚塭,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水產。有許多宜蘭在地居民,充分運用這些特色、打造出獨特的地方創生模式。讓人、地、產,互相串連,不只吸引大批觀光人潮、促進地方發展,也鼓舞了不少年輕人返鄉就業。地方創生、如何打造青年的回家路,一起來看發生在宜蘭的故事。

放眼望去廣大平原上、一片水光閃耀,這裡是宜蘭縣五結鄉,如今大多數的魚塭早已沒有魚蝦,卻有了新的價值。宜蘭縣養殖池,目前半數閒置,不只有礙觀瞻,也浪費土地資源。2019年國發會喊出「地方創生元年」口號,希望藉由活化魚塭,成為翻轉地方新亮點。上岸後還能在池畔釣魚,如果想更進一步體驗漁鄉生活,老闆還有私房行程。載著遊客搭船到出海口,示範傳統捕魚!

49歲的林春新,過去是汽車玻璃師傅,10年前舉家返鄉回到宜蘭,一圓民宿夢,也趁著和遊客互動的機會,傳遞環境教育。

水產和養殖魚塭特色,形成宜蘭獨有的地方創生模式,除了產地小旅行的「生態聚落」「體驗場域」,消費者直接購買鮮魚的「直售所」,另外還有石斑養殖的「解說教室」,教導遊客親手做羹湯的「行動廚房」,標榜在地食材烹調的「食材餐廳」,以及漁業「職人故事館」,七大方向匯集在地社區能量。

壯圍曾是宜蘭水產養殖面積最大的鄉鎮,2001年九孔產量達到高峰,接近2500公噸,產值突破20億元,當時的台灣,還被稱作「九孔王國」,沒想到2002年一場疫病,讓國產九孔幾乎全軍覆沒,不少養殖池因此荒廢。

父子同心攜手打造不一樣的九孔王國,注入地方創生精神,拉近和消費者的距離,養殖池不再封閉,反而利用空間活化,將倉庫改裝成兼具故事館功能的直售所,外牆也彩繪做推廣教學。看見台灣之美、傾聽在地聲音,才能給予地方創生最大能量,創造當地經濟價值。當四處漂流的年輕人們,願意踏上返鄉的路途,老化與沒落的家鄉,也才有改變和翻身的希望。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