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新聞雜誌】「創生與重生」 宜蘭經驗 打造青年返鄉之路

陳璽鈞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施幼偉 攝影/剪輯  / 宜蘭縣

「披荊斬棘-家鄉的創生與重生」特別報導。宜蘭,有上百公里的海岸線,滿布漁村和漁港,還有大大小小的河流和魚塭,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水產,有許多宜蘭在地居民,充分運用這些特色、打造出獨特的地方創生模式。讓「人、地、產」,三大面向、互相串連,不只吸引到大批觀光人潮、促進地方發展,也鼓舞了不少宜蘭年輕人返鄉就業。地方創生、如何打造青年的回家路,一起來看發生在宜蘭的故事。

放眼望去廣大平原上、一片水光閃耀,大大小小的魚塭交錯,有如密佈的棋盤,這裡是宜蘭縣五結鄉,如今大多數的魚塭早已沒有魚蝦,卻有了新的價值。

宜蘭曾經是北台灣的養殖重鎮,全盛時期有將近1千公頃的養殖面積,卻因為水產疾病,加上時代變遷,造成了許多廢棄魚塭,不過現在民宿業者,開始活化廢棄魚塭,推出休閒體驗,不僅可以在魚塭旁邊釣魚,還可以享受划船的樂趣。

遊客穿著救生衣,在占地3000坪的魚塭划船聊天,不再運作的打水機,見證了養殖業的興衰,如今更成特色風景。宜蘭縣養殖池,目前半數閒置,不只有礙觀瞻,也浪費土地資源。2019年國發會喊出「地方創生元年」口號,希望藉由活化魚塭,成為翻轉地方新亮點。

上岸後還能在池畔釣魚,魚塭裡有許多民宿老闆,從河口釣回來的魚,包括常見的烏魚、台灣鯛、虱目魚,還有石斑、草蝦甚至紅蟳河豚等,如果想更進一步體驗漁鄉生活,老闆還有私房行程。

載著遊客搭船到出海口,示範傳統捕魚!49歲的林春新,過去是汽車玻璃師傅,10年前舉家返鄉回到宜蘭,一圓民宿夢,也趁著和遊客互動的機會,傳遞環境教育。

三條河川匯流的出海口,形成沖積平原,孕育出獨特的生態環境,不只吸引水鳥棲息,冬天還會出產鰻魚苗。

宜蘭民宿業者 林春新:「宜蘭民宿很多,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個方面,做一個區隔,就是有養殖一些我們這邊,河口抓到的一些生態的魚種,讓牠也多元化,蝦螃蟹什麼魚種,我們可以給客人體驗到,那個種類的多樣化,也算是一個滿特殊的一個活動。」

進入觀光工廠前,先上課!老師是工廠老闆簡大新,三代從事漁業已超過半世紀,從捕魚到加工,現在更將水產加工廠轉型,讓遊客不再只是買東西,透過詳細解說,更深入了解在地產業特色。跳脫傳統的小型加工廠,如今更重視食品安全和品質控制,整個加工區都是經過國際認證。

觀光工廠加工區組長 周美真:「撿好的時候我們還要挑選,用這金檢機過,剛剛我們有過金檢機,也是挑選垃圾鐵線,還有那個不能吃的東西。」

加工廠的海產,全來自宜蘭附近海域,早期從魚竂發跡,如今是國際食品HACCP認證的加工廠,不只品管冷凍設備都已現代化,利用最先進冷鍊技術,保存最新鮮的宜蘭海味。

水產觀光工廠業者 簡大新:「這間工廠已經跟以前那個小小的一間加工廠,它的使命已經不一樣了,這間工廠除了生產好的東西以外,它還結合當地的社區,給我們的共同的產業可以提升。」

宜蘭地方創生計畫企畫經理 徐岡:「每一個不同的業者,他們可以經營的條件,我們去把它做一個,產業的一個分類,變成一個產業地圖,消費者他們可以來宜蘭,這些業者他們有機會,透過我們這樣的舞台,然後可以讓消費者跟他們接觸。」

水產和養殖魚塭特色,形成宜蘭獨有的地方創生模式,除了產地小旅行的「生態聚落」「體驗場域」,消費者直接購買鮮魚的「直售所」,另外還有石斑養殖的「解說教室」,教導遊客親手做羹湯的「行動廚房」,標榜在地食材烹調的「食材餐廳」,以及漁業「職人故事館」,七大方向匯集在地社區能量。

採訪這一天,正值壯圍鄉九孔苗採收的日子,女工們蹲在抽乾水的養殖池,將石板下的九孔小心翼翼的挖出。壯圍曾是宜蘭水產養殖面積最大的鄉鎮,2001年九孔產量達到高峰,接近2500公噸,產值突破20億元,當時的台灣,還被稱作「九孔王國」,沒想到2002年一場疫病,讓國產九孔幾乎全軍覆沒,不少養殖池因此荒廢。

九孔育苗養殖業 謝忠明:「當時我到宜蘭最興盛的時候,宜蘭像我們這個養殖場,我這個不算大算中等的,大概有50幾家,那全台灣的產值,台灣鮑魚產值大概有33億,到現在剩不到十分之一,這個場子你要放棄掉很可惜,然後剛好兒子也說,我年紀大了他想回來。」

九孔育苗養殖業 謝政佐:「其實國外待久了,我覺得台灣還是最好的,那第二個就是家裡面的長輩,年紀也大了,我才會決定說,回來台灣那從自己本身,就是在從事水產養殖

回來家裡面做,我相信應該是1加1大於2。」

曾被宣判死刑的台灣九孔產業,多年後起死回生,39歲的謝政佐,2018年5月辭去帛琉的工作,返鄉和父親謝忠明,學習九孔和鮑魚養殖技術。

父子同心攜手打造不一樣的九孔王國,注入地方創生精神,拉近和消費者的距離,養殖池不再封閉,反而利用空間活化,將倉庫改裝成兼具故事館功能的直售所,外牆也彩繪做推廣教學。

九孔育苗養殖業 謝政佐:「大陸他們主要養的,餵食的是海帶,所以你就看到,綠色的特別多,就是大部分就是,百分之八十就是大陸養的,其實在硬體上面,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沒有變,只是我們的對象變了,我們心態變了,我們以前都是,就是自己只顧好自己的生產,但是我們現在我覺得地方創生還有另外一個賦予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把我們的好

推給告訴大家,把這整個觀念,有點算是食魚教育,那把這個產品,介紹給大家,那我相信未來慢慢的也會好的產品會讓人家接受。」

這家位於壯圍和礁溪交界的餐廳,不僅標榜低限度調味料理,滿桌的佳餚,水產幾乎都來自宜蘭,除了有自家養的魚,還有大溪的白蝦等等。

食材餐廳業者 石嵇:「外面工作的時候,就看到說其實在,為什麼我們不能把當地的食材,拿來做很好的發揮,然後慢慢的去了解,這邊的一些有什麼產品,然後有石斑白蝦這類的,然後就找了我們當地的漁民,跟我們配合,他只要養的好我們就跟他收購,不論價格的高低,我們都跟他收購這樣子,然後把這些養殖的產品,養殖的水產品拿回來做一些,這樣子料理。」

地方創生促進產業發展,加速青年返鄉的意願,也吸引更多外地青年。34歲的黃姿綺和丈夫來自台中,因為嚮往鄉村生活,決定在壯圍落地生根,設計課程讓遊客親手作米食料理。

宜蘭地方創生計畫企畫經理 徐岡:「主要提倡的是,把體驗經濟導入到,所謂的產地,做產地小旅行,所以我們希望,他們可以就是一點一點的錢,慢慢的收,甚至開始自己有所謂的直售,還有所謂這樣宅配的能力,不會說在產季的時候,一次量產被所謂的盤商,然後讓他們失去了議價的能力,這是我們希望在對地方來講,一個算是建立地方一個信心,跟他們能力的一個部分。」

因應少子化高齡化,鄉村人口外流的嚴峻危機,台灣借鏡日本,提出「地方創生」戰略,2019年正式啟動,但如何找對的地方做對的事,政府和民間又該如何對話,形成執行上一大挑戰。

宜蘭縣壯圍鄉鄉長 沈清山:「(希望)以地方原有能夠已經在做的,只是說沒有人力,沒有去推廣,就是比較弱一點的這圈區塊,挹注一些政府的資源,跟專家學者在這邊做一些輔導。」

食材餐廳業者 石嵇:「他們沒有做一些政策上的一些開放的話,我們很目前很多綁手綁腳的事情,是不能繼續做下去的,就是它如果要管的話不如不要管,讓我們自由發揮。」

看見台灣之美、傾聽在地聲音,才能給予地方創生最大能量,創造當地經濟價值。當四處漂流的年輕人們,願意踏上返鄉的路途,老化與沒落的家鄉,也才有改變和翻身的希望。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