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躁動的理想】「台港中30年民主路」 福爾摩沙‧無畏挺進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如果攤開亞洲地圖,整個華人世界,依然保有完整自由民主的地區,只剩下台灣。就在「六四」三十周年前夕,當年的天安門民運人士以及全球各地的學者,聚集台灣舉辦了一場大型研討會,因為兩岸三地只有台灣可以讓每一個人暢所欲言,無所畏懼。台灣這一個華人的民主堡壘,經歷過異國殖民、專制統治,卻在不斷的衝撞當中不斷的蛻變,開出一朵又一朵民主之花,但面對列強環伺,台灣的未來何去何從?該如何走出一條自己的康莊大道?

林榮基為什麼離開香港以逃亡之姿來到異鄉?2015年10月,他突然「被消失」的那一段經歷,曾經躍上國際新聞版面。香港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洗腦了,最後寫那個悔過書,這困了五個月的時間,開始要我寫,我是一個罪人,我要為國家服務,寫這些,洗腦啊。」八個月監禁,至今仍然恐懼,林榮基在香港銅鑼灣開書店,部分政治評論類書籍被中共視為禁書,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他與書店的另外四名股東和關係人,先後在深圳、泰國、香港等地被捕。有人遭羈押、有人下落不明,當時這起事件立刻引爆香港人上街抗爭。

香港人擔憂,基本法所保障的基本人權將會變調,之後林榮基被釋放回到香港,他公開羈押期間身家性命備受威脅的恐怖經歷。香港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他突然間跑過來坐下就問,我們知道你兒子找好工作了,就打電話問我想不想回去?我問他,不關他們的事啊,為甚麼找他們麻煩?」

另一個悲傷的故事是李明,2009年來自江蘇,娶了台灣姑娘也拿到身分,後來因為發表文章讚揚台灣選舉,他的微信隨即被註銷,在中國大陸的網域活動也開始被監控。受訪的五天前母親過世,李明搭機返回中國奔喪,卻在飛機落地後被禁止入境,遭到遣返,他只能隔海遙祭,祈求母親如果死後有知,能諒解安息。中國異議人士李明:「我只是說,如果有來世,我還來做你的兒子,但我會更孝順你。」

異議人士來台尋求庇護的還有顏克芬與劉興聯。2019年1月,他們從泰國轉機在桃園機場跳機,以國際難民身分生活了一百二十五天,當時孤立無援,劉興聯心血管疾病發作還曾立下遺言,寧願客死異鄉,也不願回中國大陸。中國異議人士劉興聯:「當時我們感覺到受到很大的威脅,要被強行押解出台灣,那麼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剛好血壓不是就增加到230了嗎,我剛好在服用降壓葯的同時,我就把一瓶降壓葯全部吞服了。就是說用死來表示,我寧可用生命,就是說,我死也不願意離開台灣。」

六四天安門三十周年前夕,各國媒體陸續抵達台灣,來自世界各地的民主鬥士齊聚一堂,包括六四民運人士、香港泛民主派要角以及各國專家學者,眾人心繫台灣這一個亞洲華人地區,唯一還能暢所欲言的民主堡壘,該如何抵擋中國強權,還能不能堅守立場,大鳴大放。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八九民運領袖王軍濤:「你們面對著大陸,現在的主要威脅還不是武力犯台,而是它對台灣各方面的滲透,我不是嚇唬你。」

東亞民運研究學者林培瑞:「共產黨,尤其是最近習近平他提出來,我們是中國特色的這個、中國特色的那個,好像把中國文化給特色化,但台灣是個最重要的反例,台灣在民主很健康的一個公民社會,正好是那種說法最明顯的反例。」

台灣六合一選舉結束,執政黨大敗,部分台灣選民認為面對中國崛起,躍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親中或認同一國兩制,可以是台灣民主發展的選項。中國八九學運領袖王丹:「民主當然還是很重要的東西,一個社會不能把經濟發展(比重)放到壓倒一切,中國模式就是這個,他說把經濟壓倒一切,經濟最重要,可是這是不對的。任何社會走上這條路,這就叫邪路,希望台灣不要走上邪路。」

立法委員黃國昌:「中國他們對於世界其他國家的滲透跟影響,讓澳洲、美國、加拿大,這些所謂老牌的民主國家,開始都要建立去強化他們的法制防堵中國紅色勢力的入侵,對中國威脅的滲透,最嚴重的台灣怎麼可能有本錢,完全什麼事情都不做,任由中國這樣滲透。」

民主的真諦,來自保障人權、彰顯公義,但民主與民粹,往往是一線之隔。言論自由有沒有被濫用,網路時代的亂象,如何提出解方?畢竟因為失序的言論自由、惡意的攻訐算計,「民主」反而受到嚴重傷害。鄭南榕遺孀葉菊蘭:「已經百分之一百的自由了,這個自由大家已經享受習慣了,這個自由容或知道說,是有人犧牲生命換來的,可是那個痛並沒有真的那麼痛的感覺,那我們走過那個年代,我們很痛,所以我們會很焦慮。可是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講,言論百分之百自由,我講話可以不用負責嗎?」

中研院研究員蕭新煌:「言論自由要被保障,但是也要注意言論自由的濫用。民主它不會自己保護我們,民主不會保護我們的安全,民主不會保護我們免於被中國統治、被中國併吞,我們要捍衛這個民主,讓它變成我們的工具、變成我們的利器。」

從六四天安門事件到野百合學運,再從太陽花學運到香港雨傘革命,共同的特徵都是由年輕世代所發起,包括近幾年中國的女權與工運維權事件,同樣受到各國媒體關注。他們衝撞、他們吶喊,他們追求民主價值,不論歷史評價為何,始終是改變時代的力量。中研院研究員蕭新煌:「以前叫野百合對不對?還有我們也有用水果,野草莓啊(學運),然後用現在太陽花,你不曉得下次什麼花。不過那是一個象徵,都代表什麼清新,只要有年輕人,只要每一個世代有源源不斷的青年人,就會有新想法、新論述、新抗爭和新議題出現。」

中國八九學運領袖王丹:「當然我覺得即使在中國,最後改變的一定也是年輕世代,我們都已經中生世代了,就改變的一定還是年輕世代。年輕世代有他天生的一些東西,比如說天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對專制制度是非常大的威脅,因為他想知道真相,所以年輕人永遠是社會進步的希望所在。」

2019年5月17日,天空下起傾盆大雨卻無法澆息民眾熱情,眾人屏息以待,立法院三讀通過同婚專法,在社會上仍然存在許多誤解和歧見的情況下,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志婚姻的國家。台北市議員黃郁芬:「在去年底2018年的公投之後,事實上非常多的同志朋友是非常受傷的。但是大家還是不放棄希望,而且不斷地願意透過自己的行動來發揮影響力,我覺得這就是民主最重要的事情。」

香港雨傘運動領袖周永康:「台灣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一些很優秀的地方。譬如說最近,法院對於同志平權、同志婚姻的判決,都會讓很多香港的年輕人非常羨慕,就是覺得台灣是一個可以做出這一些令人驕傲的成就的地方。」

六四屆滿三十年,民主改革,兩岸三地青年革命家從來沒有缺席。捍衛基本人權、追求公平正義,年輕世代致力開出美麗的民主之花,但統獨問題與國家認同的撕裂,是台灣無可迴避的挑戰,面對艱難、面對強權,民主之路,台灣無畏挺進。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