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循環經濟綠金商機 食衣住行 翻轉產業新革命

華視新聞 于凡 羅哲超 報導  / 台北市

歐盟、日本等國家近年來大力推動「循環經濟」。這個新的商業模式強調:從源頭設計到末端回收,能活用每一分資源,希望達到零廢棄、零汙染的目標。台灣不少企業和研究單位在循環經濟的創新當中也表現出色。像是工研院就研發出最新科技,不必用水也能染布。還有業者將廢棄的玻璃經過分色、分類處理,變身成環保建材和藝術品。

一起來看看綠色經濟、如何深入您我的食衣住行、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的現在,我們無止盡揮霍自然資源,永續循環不是口號,是你我實際行動,更是翻轉台灣產業的新商業模式!

賣場、廠商收來的蔬果NG品,一早送到1919食物銀行台中園區!大廚把賣相佳、沒腐敗的放一邊,表皮破損放另一邊,剩下的送進機器自動去皮去渣。香菇、牛肉拌炒馬鈴薯、紅蘿蔔等配料點綴,飄來陣陣香味,這道黑胡椒牛肉要做成冷凍調理包,提供給弱勢兒童或老人餐點使用,但剩下的廚餘才是重頭戲!

建構園區循環經濟,最不可或缺的要角-黑水虻,廚餘就是牠的一日三餐!這個香瓜我如果放下去,大概兩三分鐘之後它下面就開始聚一堆的蟲黑水虻從蟲苗開始就以廚餘為食,生命週期35天到45天,每隻平均可以消化2公克廚餘,整整一個貨櫃則可處理15公噸!

黑水虻也是優質蛋白質來源,成蟲作為雞飼料,瞧瞧這些飼料雞爭食的模樣,誰也不讓誰,而孵化下來的雞蛋又提供給中央廚房使用,園區成為食物零廢棄循環經濟模組,為台灣每年浪費367萬噸食物提供最佳去處!

白色布料放進染缸,工研院技術人員確認開關,再設定二氧化碳參數,進行染布!以二氧化碳取代水,在染缸施加壓力,讓二氧化碳兼具液體高溶解性,和氣體高貫穿性,染料得以溶解擴散,滲透到纖維毛細孔,經過四小時的等待,染布終於完成!

從白色變成紅色,拿來跟普通機能布料比一比,明顯延展性更強,再用滴管滴幾滴水,更具有吸濕排汗功能,這項二氧化碳染布技術,技術人員一路走來經過3年時間研發,實驗失敗上千次才克服同步進行染色和機能化。

回收再利用的二氧化碳不會產生廢氣汙染,而且取代傳統水染大量造成的廢水,紡織業循環經濟不容小覷!廢棄物涅槃重生,新竹的春池玻璃工廠把收回來的廢玻璃經過分色分類,去除雜質完成清洗,再進行粉碎跟研磨,雪白的細碎玻璃砂晶瑩剔透,最後結合工藝創意和巧思,幻化出美麗的第二春。

春池在北台灣有5座廢棄物處理廠,每年為台灣減少開採約7萬噸矽礦,減少碳排放量達16.8萬公噸,相當是500座大安森林公園,而廢玻璃搖身一變美麗藝術品,還能作為環保建材材料!

電視、手機螢幕的廢LCD玻璃,研發出隔熱、耐700度高溫以上,玻璃輕質節能磚開始量產,受到國際青睞,成功外銷到歐美、東南亞等國家!不只是廢玻璃,從國內外收購回來的塑膠廢料,像是工業製程中不要的下腳料,或是用過的塑膠瓶罐,全都堆在彰化芳苑宏恩公司的廣場裡頭,堆高機24小時不停來回送進工廠,同樣進行分色分類,清洗粉碎等過程!

最後一條產線是把裁切最小的廢料,重製成可重複利用的再生回收塑膠粒!小小再生回收塑膠粒,宏恩接受客製化染色賣給國際家具、汽車等下游大廠商,製作休閒椅、汽車保險桿和花器各種產品,但為了達到客戶要求可是傷透腦筋。

成立40年的企業,陸續興建20條生產線,年處理塑膠廢料從700噸擴增到目前6萬噸,看好循環經濟綠色商機,2020年還要加碼投資,增加產能。近幾年吹起的共享浪潮,從腳踏車、機車延伸到汽車,只要用手機當鑰匙,App輕鬆操作,解鎖、啟動、開車廂一鍵搞定,強調甲租乙還,無站點式租借。

在大台北地區共享電動機車,每月有近30萬次的使用租借,2019年10月更揮軍高雄,綠能運具落實循環經濟!中小企業紛紛加入綠色產業鏈,起因於1998年台灣的垃圾回收率只有5.87%。

為有效解決垃圾問題,環保署逐步推動垃圾強制分類及資源回收工作,目前台灣垃圾製造量,已經從1998年每人每天製造1.149公斤,減少到2018年1.041公斤,尤其垃圾回收率高達60.54%,成為循環經濟順利推動的一大助力!

深入生活的循環經濟,是全新的商業模式,強調從源頭設計到末端回收,活用每一分資源,讓垃圾變成黃金,進而達到零廢棄、零汙染的目標,減少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加上台灣90%以上的能源、肥料、飼料,以及60%以上食物仰賴進口,因此開拓永續循環商機,產業能看見轉型升級希望的種子!

循環經濟成為全球顯學,走在前面的歐盟每年投入380億台幣,創造出5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比傳統模式增加7%的GDP成長,全球著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更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創造一年1.8兆歐元,相當61兆台幣商機。

然而,採訪小組深入追查發現,國內中小企業跨足循環經濟,經濟部、環保署始終無法提供產值和就業人口的預估數據,甚至沒有制定發展目標,難道循環經濟淪為治國口號?循環經濟四個字產官學大力比讚,不過,企業切入綠色產業加碼投資的同時,國內法規卻無法與時俱進,成為最大的絆腳石。

捫心自問,我們還能留下多少資源給後代?建構未來生活,如果像一隻蝴蝶般破繭而出就要鼓動雙翼,落實循環經濟,不破壞環境也能發展經濟。 打造綠色生活、拓展綠金商機,台灣想要迎頭趕上勢必要衝一波,才能成為國際的領航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