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低谷 我的廢柴人生|最有溫度的木頭|華視新聞雜誌

于 凡 採訪/撰稿 施幼偉 攝影/剪輯  / 台中市

在台中有個木工坊,專門回收廢棄的木棧板,重製成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並且還替社區公園或是學校,組合出景觀空間和座椅等等,讓廢棄物循環利用節能減碳。木工坊的女主人熊英芝,原本是一位企業主管,歷經失婚、負債,一夕之間人生跌落谷底。憑著一股傻勁,她投入資源回收,學會木工當起老師。現在的她,率領了一群銀髮長輩們一起回收廢木材,並且,將收益,用來幫助地方上的弱勢居民。一起來了解她們的精彩故事!

73歲的吳金葉,退休後的生活,日子過得好愜意。木作班成員吳金葉說:「小花你在裡面,不要出來,大部分每天都要澆一次啦,一天要澆幾次,像這麼熱的天氣,一天差不多澆兩次」。平凡生活中,吳金葉最期盼的,是每週一次和同齡的銀髮老人家,一起做木工。

木工坊負責人熊英芝說:「這是組合式拼貼式的,譬如說我這個中間這個壞掉了,中間其它這個壞掉了,我馬上可以遞補,我不會說一個東西壞掉,全部完了。

老師一個口令、吳金葉和同學們一個動作,彈珠台組裝完成,超有成就感。吳金葉木作班成員說:「這個很有用處,又動動腦,我們不會老人痴呆,對我們老人家真的用處很多,又可以手比較靈活」,她會這樣說,是因為接觸木作以來,陸續完成手機架、筆筒等生活用品,但最喜愛的,是這個不起眼的隔熱墊。

木作班成員吳金葉說:「這個真的很好,我天天都在用,用到你看已經快哈哈哈,10幾年了真的,這個有歷史有歷史」。

長者們從門外漢,到能施作簡單的生活用品,帶領他們走進木頭的世界,背後推手就是拿著麥克風,講解步驟的熊英芝。

木工坊負責人熊英芝說:「(老人家)因為他在家,他精神很好體力很好,可是他想工作沒工作,可是平時又沒有積蓄,他來我們這邊以後,學得一技之長,然後還去他的孫子學校教,阿公是老師,孫子也覺得,好崇拜阿公」。

熊英芝木工坊負責人說:「來來來,等一下你們也辛苦一下,分工一下可能有10張12張(椅子),我記不起來了,但是不多啦,兩個人分個34張」。

寬圓大眼鏡、雙頰脂粉未施,是55歲熊英芝的招牌妝扮,她還帶著這群老人家們走入社區,在烈陽下,維護公共木製座椅。她甚至為國小校園打造,富有藝術氣息的「閱讀角」,成為學生們下課後,最愛停留的地方。

木工坊負責人熊英芝說:「女兒牆很矮,想說要有一個友善的,裝置藝術以外,又能把女兒牆遮掉,減少危險,那還有一個閱讀很棒的空間,有部分有結構性的東西,必須要用新料,其它有些是小東西的,我們就用回收的廢料再利用」。

台中市瑞井國小校長張昆鵬說:「跟學校理念滿相近的,我們學校也多次鼓勵小朋友,對這些資源能妥善地使用,而且盡量讓資源能夠再生」。

散播正能量,重現回收物的價值,是什麼樣的際遇,開啟熊英芝的廢柴人生?

木工坊負責人熊英芝說:「真的是從天堂掉到地獄十八層,用這樣形容」。

熊英芝從小家境優渥,大學畢業後在建設公司上班,升到主管職,年薪一、兩百萬,但婚後境遇卻一路下滑,37歲時,夫妻感情生變,最後離婚收場,屋漏偏逢連夜雨,又遇到公司倒閉,她失業加上失婚,卻不願向現實低頭。木工坊負責人熊英芝說:「我周邊的好朋友就說,做做看,你不做怎麼知道,因為我應該是說,初生之犢不畏虎啦,我不敢回頭看,我回頭看我不幹了」。

憑著一股傻勁,她跟著母親做起資源回收生意,再投入廢木材回收再製,成立木作坊,吸引許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打拚!

木工坊負責人熊英芝說:「我們我們做了七年後,因為變化的各種花樣,就有人電話問我們說,木頭回不回收,棧板回不回收,為什麼回收木頭很少人做,其它都還滿多人做的,可是回收木頭很少人做的原因,就是實在太費工了,挫折都是上天給妳的禮物啦,關關難過關關過」。無奈兩年前的一場祝融,讓辛苦耕耘的熊英芝,心血全都付之一炬。

木工坊負責人熊英芝說:「這些機器設備還有半成品,全部兩個小時付之一炬,機器設備全部從頭買,可是我們大家還是堅持覺得好事,浴火重生」。

採訪這一天,熊英芝帶著長輩志工,一起出任務!

木工坊負責人熊英芝說:「出發,我們回來囉,來幫忙一下」。

她和志工,將工地拿回來的廢木棧板,交給兒子熊文騫改造、廢木材華麗變身!很難想像,廢棄的木棧板,成為最環保的杯墊,比起使用新材料,可以減少93.33%的碳排量,熊英芝希望,傳達節能減碳的重要性。

木工坊負責人熊英芝說:「回收木料可以再利用,木頭刨一刨變新的料,然後我們就可以少砍的這些木頭,讓木頭真的可以著實成長到,真的經濟才需要砍伐的再砍伐」

母子兩人默契十足,熊文騫在中學叛逆期時,很反對媽媽做廢木材回收。

熊英芝兒子熊文騫說:「因國中國小同學都是在周邊,鄰居,也有一段時間,也是我有過過人家異樣眼光,他們怎麼說你,就是我們撿垃圾的孩子」。

熊英芝兒子熊文騫說:「人手真的不夠,自己看了也心疼,然後因為時間跟著走,我有長大長大之後,瞭解到其實她們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如今,28歲的熊文騫,成為媽媽和外婆,最堅強的後盾,還主動帶領國小畢業班孩子們,手作相框。

熊英芝兒子熊文騫說:「拿出你的砂紙,把你的木頭包著,這樣你比較好磨,這樣子」。

將踏上人生另一個階段的學生們,在木作坊裡頭,盡情揮灑色彩,留下珍貴錄。(畢業快樂耶),木作坊成立近20年來,深耕中台灣,也提供弱勢就業,並無償捐助木製家具,甚至幫助家境不好的孩童們,學習一技之長,讓他們有機會翻轉命運。

熊英芝兒子熊文騫說:「某個程度我覺得她是神經病,我要什麼不行不行,結果你看我媽是這樣,她口袋有三千塊,可以三千全部給人家,然後自己沒有一毛錢的那種人」,木工坊負責人熊英芝說:「因為自己苦過,如果周邊大家沒有給我這樣的機會,我現在也不是在這裡,我們還可以有機會賺錢,當他過不去的時候,我們幫他一把,他就活下來了啊」。

只要學會重新出發,就能跨越每個生命低谷,年過半百的熊英芝,和志同道合的人們,為廢棄木料找到新的價值,也為需要的人們開啟一扇窗,而她帶領的綠色革命、正在台灣各角落萌芽,喚起社會對環境永續的省思。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