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璽鈞 採訪/撰稿 文愷誠 羅哲超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2020年新冠病毒的崛起和肆虐,讓全世界都經歷了一場疫情風暴,而台灣,防疫的成果受到肯定,其中一個關鍵,就是17年前的抗煞之戰。SARS疫情,造成全台346人確診,73人死亡,經濟損失、也高達395億元,這是台灣史上,不可遺忘的傷痛,也讓我們學到慘烈卻寶貴的一課。經過17年練兵,台灣更能從容不迫對抗病毒,守住國人健康。華視新聞雜誌記者陳璽鈞、文楷誠、羅哲超製作的「疫戰、穿梭17年」專題,榮獲2020年醫療報導獎優勝,得獎影音一起回顧。
他的X光片顯示在右下肺葉說:「有很明顯的浸潤的現象」。
行政院記者會(2003.4.24)說:「對於和平醫院,暫時關閉全面管制」。
我們是要上面的衛生官員跟我們直接對話說:「我們要回家,進來十分鐘被禁足了」。
2003年春天,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籠罩全台,4月24日台北市和平醫院,爆發集體感染宣布封院,這是台灣醫療公衛史上,不可遺忘之傷。張裕泰時任和平醫院急診室主任說:「那時候就大家都很恐慌說,你們是不是要把我們關在一起,讓我們自生自滅,讓我們在裡面跟這些,真正SARS病人就互相感染,然後到最後就死在裡面」。
資料畫面(2003.4.25)說:「大家都不是人,我們都不是人嗎,過分耶,抗議抗議」。
張裕泰時任和平醫院急診室主任說:「一開始我們就是一個外科口罩,還有一個隔離衣而已,那時候其實負壓病房,每個醫學中心只有兩床或三床而已,所以它沒辦法收那麼多」。
葉金川(2003.4.28)SARS防疫專家說:「我們用所有的資源,來支持他們裡面,我們非常關心裡面,我會跟著所有員工,跟他們一起一起出來」。
遺憾的是,封院最後造成和平醫院員工,57人感染7人死亡,但省思17年前,政府這項重大決策,參與抗煞之戰的葉金川始終支持。葉金川SARS防疫專家說:「封院其實是對的只是說,沒有足夠的準備沒有配套,不過反回來講就是說,你圍在這邊救一個算一個對不對,但他如果把他散掉了,跑到整個台北市那是263萬人」。
璩大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說:「這一次整個國家的防疫的戰略,是不一樣的,那過去我們所在的這個和平院區,它永遠是第一線的,永遠要隨時戰備的任務,那它也持續地達成了」。
鄭鈺郿北聯醫和平婦幼院區公共衛生護理長說:「我是鄭鈺郿,17年前我是在內科,跟感染科病房工作,目前的話現在是在社區護理,擔任護理長的工作」。
鄭鈺郿當年照顧確診的劉姓洗衣工,也被感染SARS,雖然撿回一命,但媽媽連帶受到感染,焦急與不捨,仍舊烙印心底。鄭鈺郿北聯醫和平婦幼院區公共衛生護理長說:「剛開始其實我們就是,都是說感冒,所以我們是在一般病房的時候,我媽媽是有來照顧我,然後後來我去轉去新光之後,結果她打來跟我說她發燒了,然後就跟我主治醫師說,就是可不可以把媽媽,就是送來醫院這樣子」,母女最後康復出院,但鄭鈺郿因為大量的類固醇治療,導致雙側髖關節壞死,換上人工髖關節,2005年她離開病房,轉做社區護理,直到2020年,再度回到防疫前線。
鄭鈺郿北聯醫和平婦幼院區公共衛生護理長說:「那時候主任就有在群組說,是不是希望我們可以多一點人來,後來我就第一個回給她這樣子,有一個同仁就直接跟我講說,我護理長17年前,遇過SARS她都進去了,那我們有什麼好怕的這樣子」。
資料畫面(2003.12.17)說:「救護車飛快地開進了,和平醫院急診室,裡頭載的就是從三總送來的詹中校」,17年前的SARS,也讓當時在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的「詹中校」詹家琮,上了嚴酷的一課。那一年他在P4實驗室研究病毒,卻因為機器老舊加上操作不慎,感染SARS,體認到人生無常。
詹家琮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技師說:「我的人生一直很順,那是我最大的一次最早的一次,覺得人生最無奈的一個時候,其實我只是跟我爸講說,我晚上要插管了,爸我晚上要插管了,那我很謝謝你多年來,就是把我養育成人那麼大,就是這樣子,那你痛苦的是說,你可能講這個時候,你就聽到,就會聽到,好像父親在那邊有哭的聲音」。
2003年全台總計346人染煞,73人死亡,詹家琮成了台灣這場疫病的句點,自他以後SARS病例未曾再現,而病毒外洩,更敲醒台灣實驗室,規範不周全的警鐘。詹家琮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技師說:「在那個時候所謂P4跟P3,疾管署並沒有一個規範出來,每一個單位就自己去做,所以他後來就編定了很多的規範,現在又更進步了,現在他把動物的實驗,跟細胞的實驗分開來」。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團隊說:「我們要分成兩部分來作業,所以你們進去等一下看的時候,最主要是老鼠的體重,牠會減輕體重會減輕,然後大概沒有什麼其他的症狀」。
經過治療雖然留下後遺症,詹家琮仍堅守防疫崗位,如今在中研院任職。經由院方同意,並且在無病毒狀態下,採訪團隊獨家直擊,中研院的P3實驗室,這裡也是國家,決戰新興傳染病的研究重鎮。璩大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說:「我們過去的這些經驗,就像我們打疫苗一樣,每打一次我們身上的抵抗力就增加,目前的這個很好的結果,是來自過去的累積,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SARS之後…,全台P3以上實驗室(含TB負壓),共計44間,負壓隔離病床970床,1711室專責病房),陳時中(2020.2.1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說:「個案於2月15日晚間,因肺炎合併敗血症死亡」。
資料畫面(2020.2月)說:「首次的社區感染,以及武漢肺炎死亡的病例,武漢肺炎零死亡被打破,台灣更出現首例,武漢肺炎死亡病例,第一例死亡病例出現在中部,白牌車司機染病身亡,周邊社區擴大消毒」。
2020年2月中旬,台灣出現首宗新冠病毒疫情死亡案例,彰化地區拉響警報,各大醫院繃緊神經全面備戰。李佳穎彰化秀傳醫院醫療副院長說:「二月的時候基本上,整個我們台灣大概其實,慢慢慢慢到一個高峰,尤其是開始出現患者死亡,然後開始大量感染之後,所以其實以我們醫院來講的話,我們急診要立刻分艙分流,很迅速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很大量的改變」。
吳麗鴻彰化秀傳醫院感控組組長說:「當確定是可能是個,疑似的狀況的時候,我們立即就是召回,所有的照護人員,包括我們的主護旁護等等這些人,全部回來篩檢,後續的一些篩檢什麼都不錯」,九三病房,是專門收治確診病患的負壓隔離病房,從1月份疫情在台灣爆發至今,這裡已經收治,不少確診案例。
劉尊榮彰化基督教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說:「其實我們心中,並沒有害怕的感覺,因為我們已經受過,(SARS)第一次的訓練,所以我們已經有完整的準備,就可以打贏可以對抗這個病毒」。
48歲的陳素秋,是這裡的副護理長,案19白牌車司機染疫離世,他的媽媽和弟弟,也隨後確診,住院期間醫護人員除了專業照料,更多了分真心陪伴。陳素秋彰化基督教醫院副護理長說:「阿媽她在這一間的時候,她都躲在那個角落那邊,我們送飯進來我就說,妳剛剛阿媽妳剛剛在怎麼了,她說我在想我兒子,她跟我說我沒有做壞事,我一生我沒有害過別人,為什麼我吃一個團圓飯我就中了,那每次去她家聽到這句話,我心裡都酸酸的」。
陳素秋彰化基督教醫院副護理長說:「現在下了班我要去關心阿媽,再去阿媽家關心一下,那同事也有送一些,營養補充品要去給她們」。
陳素秋彰化基督教醫院副護理長VS.白牌車司機媽媽說:「阿媽我又來了,妳又拿妳又給我東西,阿媽我跟妳講,這個是我們同事,大家送妳的牛奶,妳每天都要喝哦,好不好」。
聲音來源:白牌車司機妹妹說:「妳是我們的大恩人,不要這麼說,他們兩個被隔離的時候,要不是妳這樣子,真的他們兩個不曉得怎樣子,怎樣子過」。
聲音來源:白牌車司機弟弟說:「我就覺得是惡夢中的惡夢,想到那時候在裡面,被人家關的時候,現在想到還是很痛苦」,病患慟失至親,還得面對被隔離的不安,陳素秋暖心照護,即便出院依舊時常探望。
陳素秋彰化基督教醫院副護理長VS.白牌車司機媽媽說:「阿媽我們不要再哭了,我一個兒子出去就沒回來了,阿媽妳看我們大家都來陪妳,謝謝啦,阿媽妳有我們,妳有我們妳不要再哭了,妳真的有我們,阿媽妳再哭大家都要哭了,妳看大家都要跟著妳哭了,阿媽妳很棒真的」。
張上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說:「第一個狀況發現說,有不明原因感染的一個個案,就是這個白牌計程車,白牌司機的這個個案,他不知道是從哪裡得到感染的,那他也沒有出國,,所以那一次事件,當然也是讓我們,第一次面對說,我們可能有社區傳播,或社區感染的個案出現,那所以壓力也大是比較大,幸好那只是單一事件」。
(2020.2.20,經抗體檢驗確認,浙江台商為案19感染源),楊文雅彰化秀傳醫院副護理長說:「雖然就是心裡還是,會很緊張會有壓力,還是會有不安跟恐懼,但是就是把自己的安全裝備,防護設備做好,就會心裡那分的不安緊張,就會下降很多了」。
李佳穎彰化秀傳醫院醫療副院長說:「我17年前我剛好在台大,遇到(SARS)的時候,那時候我只是一個住院醫生,那時候就是一樣就是張上淳主任,就是他帶領著我們怎麼做,但是17年後真的換到我們,站到這個位置來的時候,我們會想到,他當初面對到的壓力有多沉重,所以我真的還是覺得,其實這些老師,給我們這些經驗,讓我們守住了這波,讓我們可以在台灣在這次全世界,相對是數一數二,防得住這個疫情的國家」。
張上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說:「上一次的疫戰,讓我們學到了慘痛的一個教訓就是,你沒有做好準備,一旦發生這樣的疫病流行,在不只是造成了,生命財產的一些損失,甚至整個國家的經濟,都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才會有後來講的,17年來持續的這樣的一個整備,這次的武漢肺炎,是發生在2003年的話,那絕對不是像當年那麼簡單,就控制完畢了,可能會再更慘」。
張裕泰時任和平醫院急診室主任說:「沒有白走這17年其實,我們是因為,有17年前的經驗,而且每年都有在演練,所以2020這一年,剛好是驗證我們到底有沒有,做到的一個好機會,確實證實了我們是已經做到」。
抗煞經驗傳承,是台灣守住醫療防線的重要關鍵。2020年不同世代的醫護人員和專家,以無比的勇氣和行動,為台灣寫下歷史,在新型冠狀病毒的風暴中,大家攜手逆風前行。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