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力量 用美食改造家鄉 單元3|田中央的一桌菜|華視新聞雜誌

林季霏 採訪/撰稿 吳之銓 攝影/剪輯  / 雲林縣

在稻田中央用餐,吃的是在地的友善食材。這是雲林西螺謝宜哲和謝宜澂ㄔㄥˊ兩兄弟、所推出的餐桌行動。原來,這對謝姓兄弟,他們是老品牌醬油廠的第三代,返鄉後,集結一群年輕人,每個月用當地食材做出一桌豐盛料理,吸引各地的饕客前來,從2017年到現在已經舉辦一百場,超過二千人來聚餐,有人遠從屏東、台北,特地到雲林西螺享用在地美食,這不只是一頓飯,還吃出雲林的創新文化,為什麼呢?來看看兩兄弟如何從一甕醬油、一桌菜、推動改造家鄉的力量。

謝宜哲飛雀餐桌發起人(弟弟)說:「我叫謝宜哲,現在的我其實就是一名做醬油的人,我們都自稱自己叫製醬人,做醬油的年紀已經有17年了,對17年的經驗,那其實我以前學的是機械,從中央大學畢業,其實以前一直以來都想逃離做醬油的世界」。

謝宜澂飛雀餐桌發起人(哥哥)說:「我跟我弟兩個人從小就是在醬油工廠的環境長大,在這樣的環境長大下,我跟我弟兩個就是極力的想要逃離這個產業,所以我讀外語然後我弟讀自動控制,想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

謝裕讀醬油廠第二代(謝姓兄弟父親)說:「小時候曾經恐嚇小孩,說你如果不好好讀書就要做醬油,但是這個觀念到我一個階段以後就不一樣了,因為我覺得傳統行業有它真正的意義存在,你如果沒有傳下去它會失傳,我覺得這個就是一種責任」。

謝宜哲飛雀餐桌發起人(弟弟)說:「其實最關鍵的地方在,台灣最傳統的醬油它一定是用日曝的方式,使用黑豆釀造,就是我爸可能釀到一甕覺得這個就是我們家醬油的味道,他會請我們孩子去聞,然後記這個味道,很香這就是黑色莓果的香氣,從一顆黑豆到最後變成一滴醬油,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就覺得,哇真的超級辛苦的,所以我們要好好努力讀書,所以就一路讀到研究所,可是後來你會發現一件事情就是,當你學得越多然後看得事情越多的時候,你會反過來去思考說,我們家這樣的傳統產業價值在哪,那其實你也會被爸爸對於醬油,非常執著的那個熱情給影響,所以我就想說回來先試試看好了」。

謝宜澂飛雀餐桌發起人(哥哥)說:「開始是不甘情願地回來,因為被迫壓力,他們希望你可以回來,其實我回來之後又離開,其實就是覺得,那時候改標籤就是跟家人就是跟我爸有很大的衝突,因為他那時候很擔心我一下子改太多東西他會,他的醬油事業就會毀掉,然後我就說你再不改變這個醬油就變夕陽產業,他就很生氣,剛好有人生規劃,我就去澳洲去工作度假,然後去了兩年這樣子,然後再回來一年,然後一整年埋頭苦幹」。

謝宜哲飛雀餐桌發起人(弟弟)說:「我哥可能在澳洲那兩年的經驗,然後他又到台北一些餐廳工作的經驗,我們就延伸出很特殊的醬油料理,那可能跟甜點結合在一起,使用當地的食材做出一些,我覺得很突破大家想像的料理,就吸引大家,第一道是炙燒芥蘭和番茄蘑菇醬,冬天才有的芥蘭,我先用來自土庫的當地花生油爆它,香氣起來後,我們淋一點我們家的濁水琥珀醬油,它是台灣黑豆。

謝宜澂飛雀餐桌發起人(哥哥)說:「餐桌上不會只有醬油,我們的來源會很豐富很廣,我們一開始也常跟斗六的菜市場市集買菜,也會跟認識的農夫,慢慢地收集,後來發現有些特定雲林的食材,其實消費者很喜歡的,後來慢慢就直接把他們介紹到我們這個場域,說我們有這樣的餐會請你來你來分享」。

梁櫻慧雲林茶葉友善小農說:「然後這個是我們的山楂,原生種的山蘋果,就是長這個樣子」。

郭慧蟬雲林小麥友善農場說:「一個月一次,那我們就是雲林的很多像有可能是農二代,可能自己產業的第二代第三代,還有像我們自己是小農這樣,那我們就是每個人就是希望可以把雲林的好介紹出去,所以我們就聚在一起,每個月辦這麼一場餐桌」。

莊雅琴雲林碾米廠說:「團結就是力量大,他們會經由這樣的效益帶動更多的人來參與」。

秋天花藝老師&飛雀餐桌夥伴說:「來參加這個活動的朋友,我們可以用你們的雙手一起來做這次餐桌上面的佈置,那我們就出發囉,有半個小時讓大家可以去認識這邊的環境,沒有那麼重要或是它沒有價值的東西,我們把它拿來當作我們今天的材料,哪裡這裡,在河畔或溪畔旁邊,經常都有這種大花咸豐草,如果你仔細去看的時候,會發現它的顏色很漂亮,這裡還有一朵,好你看哪放哪一個」。

謝宜澂飛雀餐桌發起人(哥哥)說:「我們希望在潛移默化當中,把美感的生活去呈現給大家,所以美感的生活就是把,像菜擺得漂亮,你會有食慾,你用不同的食材顏色,也會讓菜看起來很漂亮很好吃,也會有食慾,這邊的人可能慢慢會說一頓飯都吃這麼久啊,他們一開始當然會覺得好不習慣,我可能挖一挖我可能20分鐘就吃完了,可以去工作了,可是一場餐會我還要講座,我又有地方業者的分享,我一場吃完要兩三個小時,他們一開始當然會覺得怪怪的,你可以有一個時段,你可以花稍微多一點時間去感受一下,當你放慢腳步之後,你感受到的東西會截然不一樣,是美感的部分,所以無形當中如果美感這個部分提升的話,我相信我們的市容,垃圾的問題都會好很多」。

謝宜澂飛雀餐桌發起人(哥哥)說:「今天是飛雀餐桌的第一百場,所以,大家看到今天的市集嗎,這些夥伴就是我們在雲林一起打判的夥伴,我覺得我們慢慢地找到一個群體,然後可以慢慢不管是互相支援或互相鼓勵這樣子,我覺得我是一個,離開家裡才找到回家理由的一個人,然後就是我也希望未來在我們雲林這地方,可以有更多這樣的年輕人」。

遊客說:「我們是從台南來的,然後是從網路上看到這個活動,原本是看到影片YOUTUBE的影片,後來覺得非常有趣」。

遊客說:「就是覺得在地的年輕人,真的有想要把這邊整個再復興起來」。

遊客說:「每次報名都報不上,這次好不容易報上了,對啊,100次第100次,這個活動有沒有讓你們感動到的地方,有喔,感覺到說這些年輕人很用心」。

謝裕讀醬油廠第二代(謝姓兄弟父親)說:「從來沒去想過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想說只要好好的每天默默地生產一些醬油,可以過就好,當然想法沒辦法像這些年輕人一樣做這些事,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把附近有心想要打拚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大家理想都一樣,雖然是不一樣的產業,但是現在讓他們團結之後,力量又不一樣了,鄉村如果有心要做,年輕人又可以團結在一起,也是很好的力量」。

謝宜哲飛雀餐桌發起人(弟弟)說:「今天要跟大家談一個很特別的主題,就是貓有九條命,我們有10個肝(不怕爆肝),其實我們年輕人回來之後其實有很多想法,想要在我們地方落實,不外乎我們希望讓地方變得更好,我哥可能是用料理來連結大家,我這邊其實期待的是靠更多的有想法的人,然後來這邊跟大家分享他們自己在做的事情,希望也許有一些改變,所以想法是他不僅是肚子要吃飽,腦袋也要跟著吃飽,所以飛雀也是因為這樣才會變得這麼完整,因為它有吃的部分,跟思想的部分,文化的部分都在裡頭」。

謝宜哲飛雀餐桌發起人(弟弟)說:「我都說我有一個西螺夢,這個西螺夢就是希望街上,在我們西螺街上有老人有年輕人還有小孩,各個年齡層的人在這個街上玩在一起的畫面,這是我最期待看到的」。

謝宜澂飛雀餐桌發起人(哥哥)說:「當然希望如果我們可以更好的話,當然希望大家都可以一起更好」。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