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彥汝 徐弋桓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微塑膠全面入侵人體!綠色和平組織調查發現,19到65歲有吃海鮮的民眾,每年平均吃下的微塑膠,大約是1根塑膠吸管的量。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陳國勤,以潮間帶生物「紋藤壺」為研究對象,發現吃下微塑膠後,牠們繁衍的後代死亡率高出3倍,就怕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人類身上。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說:「一次性的塑膠使用量,它其實一直增加。那很直接的影響到就是在末端,像海洋生物啊或者是飲水當中,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微塑膠。」
鮮甜龍蝦加上大量生蚵和魚肉,這是很多人愛吃的海鮮大餐,但這一餐吃下肚,恐怕也吃下了大量的微塑膠。蔚藍的大海裡,如今充滿著微塑膠,2017年綠色和平組織在台灣海域周邊調查,過濾網撈起的海洋廢棄物,細碎到肉眼難以辨識。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說:「微塑膠它其實,它是有一個特性就是說,它可能會吸附環境中的,這些有毒的物質,像是塑化劑,或者是雙酚A這些環境當中的,有毒物質,那當我們今天,吃進這些微塑膠的時候,是不是有可能,就會透過食物鏈,這樣子把這些毒素也吃下肚,這個風險其實是有的。」
進一步分析,散落在海里的微塑膠成了魚的食物,透過食物鏈再進入人體,研究人員分析,19到65歲有吃海鮮的民眾,每年平均吃超過50公斤的海鮮,估算食用貝類的人,每年可能吃下14773個微塑膠,食用頭足類的人可能吃進755個,而食用魚類則可能吃下796個,如今要避免從海鮮中吃進微塑膠已經非常困難。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說:「這個發現對我們來說,其實是很驚人的,你可以想像說,我們過去都會看到說,這個海龜從牠的鼻孔裡面,拉出一根吸管,這個畫面是很震驚的,可是現在人類有可能,就透過海鮮吃下一根塑膠吸管的含量。」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陳國勤率領團隊以紋藤壺為研究,發現牠們食用微塑膠之後,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增加3倍。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陳國勤說:「吃進去微塑膠以後,牠自己本身的親代就是沒有影響的,但問題是牠生了小孩以後,這個小孩死亡那些比較高,就吃進去越小,這個大小越小的微塑膠的話,牠這個死亡率越高。」
顯微鏡下,綠色和紅色的光點就是微塑膠附著在紋藤壺體內,就算牠能排出來,但毒性已經殘留在體內。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陳國勤說:「在長遠來講,可能生物這個,族群慢慢會減少,這個是有可能的現象,因為微塑膠是沒有營養的東西,所以有影響牠吸收營養的話,就是比較差,所以牠產生的精子跟卵子,這個素質可能比較差,牠後來不是很健康。」
紋藤壺外觀像一座小火山,牠棲息在潮間帶,伸出觸手覓食浮游生物的同時也吃進了微塑膠,陳國勤擔心微塑膠汙染將導致牠的族群減少,而吃進微塑膠的人類呢?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說:「這個使用的種類還是不斷的增加,那可以發現到說,我們現在的政策目標,是訂在10年之後,那10年之後,才要去禁用這些,常見的一次性塑膠製品,這個其實塑膠是很緩慢的,這當中可能我們不曉得,又會再吃進多少的微塑膠,海鮮的汙染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雖然微塑膠對人體的健康安全仍有待研究,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已經漸漸影響海洋生物。而我們的減塑政策卻比不上人類使用塑膠的速度,當我們享用海鮮的同時,更要思考如何保護環境,不讓更多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