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失家兒 求職易遭剝削誤入歧途

林彥汝 宋佾璋 報導  / 台北市

全台離家出走的未成年,將近4千多人,絕大多數是中輟生,他們被警方找到後,會進入中介教育機構!不過社工說出最沉痛的隱憂,這些少年在機構完成國中教育後,15歲仍得離院,有很高的比率不會再升學、高達8成無家可回,已經輔導上百名中輟生的晨陽學園說,他們沒有家庭支援,低學歷、低技術力,容易落入工作剝削的輪迴,為了求生,他們誤入歧途的機率相當高!

記者VS.小凱(化名):「(你媽媽去哪裡了),就離開家,(跟爸爸吵架還是什麼),我不知道,她離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你會想她嗎),前面她剛離開會,後來就不會了。」,晨陽學園副主任林玉芹:「我們這種機構,某種程度叫替代性家園,來我們這邊的孩子,10個裡面大概就是,會有7個6個,他們就是在過去的環境裡面,他們對他們大人的權勢是,就是你們是不安全的,除非你過了他的關。」

遠離市區紛,不起眼的廢棄校舍,這裡是晨陽學園,學生全都是不到15歲的中輟生,但社會歷練不輸大人。這裡是學校,也是短暫的避風港,二樓教室改建成寢室,他是小凱,是脆弱家庭的輔導個案,鏡片下的眼神透著防衛,記者VS.小凱(化名):「(你為什麼說你剛來這邊的時候,你很抗拒),很不自由,不想待在這邊,學校不去家裡也不回,跟爸爸關係不太好,(那你14歲,1個月最多可以賺多少),沒有算過耶,不固定的吧,作陣頭可以賺多少錢,都有1千以上,(那你覺得這樣在外面辛苦嗎),很累。」

晨陽學園學務組組長祝佳伶:「他剛來的時候就是,看起來非常的乖,而且就是很成熟的樣子,爸爸的話會比較多是在,就是講話的部分會去,只要喝醉酒,就會情緒就會比較難控制的狀態。」,記者VS.小凱(化名):「(這個是你寫的喔,自由跟媽媽),(為什麼寫這兩個),不好說。」

小凱的媽媽,在他國小時不告而別,是他心裡的痛,而他14歲時,也離家出走,闖蕩一年後,被警察找到,園方帶他環島,社工24小時陪伴,才走進他心裡,記者VS.小凱(化名):「(你如果沒有來到這裡的話,你覺得你以後會是怎麼樣),會過得很慘,沒有任何目標。」

像小凱一樣,15歲是讓園方最焦慮年紀,因為他們在園區完成國中教育後,就得離院,未來的旅程是光明是黑暗,難以得知,記者林彥汝:「15歲過後,這些孩子就必須離開中介教育機構,如果沒有社會局的介入,或者是符合進一步的安置條件,那麼根據統計,有高達8成的孩子,會落入無家可返,或者是有家也歸不得的環境。」

台灣每年平均有2600位兒少,離開安置機構,為了幫助無家可返的少年,政府啟動自立方案,後追輔導個案數有上千人,但只有10%左右的少年接受援助,還有教育部青年署的計畫,輔導人數也只有4百人左右,全台每年平均,有1萬多個脆弱家庭,稀少的社工疲於奔命,數字間極大的落差,有我們看不見的黑暗角落。

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這件事情也是一直我們很關注的,我們也很希望的是說,第一個當然我們,追蹤的這些社工同仁,能夠更多的來幫助這些青少年,也是我們比較擔心的問題,就是說所以為什麼我們很希望的是,跨網絡大家可以來幫忙。」,晨陽學園副主任林玉芹:「與其我們做為危機發生之後的,這些處遇,這些介入方案,那不如我們來作預防性的,當他還願意在學校裡面,他還在起伏的時候,我們沒有介入,其實就會錯過那個最佳時期,等到他已經,已經波動到他要逃走,他已經逃走再找他,就相對很困難,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他的心裡面可能已經心灰意冷。」

家庭功能薄弱的未成年,他們如何在社會生存,離開機構兩年,17歲的瘋子說,光找工作就不順利,瘋子(化名):「會覺得說,我可能今天找到這份工作,作了2天3天,老闆就突然辭掉我了,可是那個老闆,他會用很爛很爛的藉口來開掉我。」身材非常瘦小的瘋子,談吐成熟穩重,從國小開始,打過無數份工,每個月的薪水,會分一半給阿嬤當家用。但他未成年,無法申辦手機網路,沒有駕照,曾經就連租房,都找不到合適的監護人。

記者VS.瘋子(化名):「(你有沒有想過,要去申請政府政策補助),沒有我就單純想說,就靠自己就好了。」在外界看來,他們還只是孩子,卻沒有爸媽的疼愛,自身在貧困裡前行,和艱困的命運搏鬥,或許受騙或許備受剝削,或許成為社會的不定時炸彈,而我們的政府,怎麼能沒看見這群行走在邊緣的孩子。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