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沿佐 採訪/撰稿 文楷誠 盧松佑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您曾經在美食外送平台訂餐嗎?和兩大外送平台合作的網路餐飲業者,全台逼近十萬家,但您想過,這些餐點衛生嗎?生產環境又有什麼樣的亂象呢?各縣市進行專案稽查,初查不合格比例,最高來到四成,有的環境髒亂、或食材過期;有的隱身在民宅內,家裡吃的喝的,就跟外送餐點的食材、混雜在一起!民眾食的安全,該由誰來把關?稽查行動又面臨哪些困難?看不見的廚房、雲端上的「美味」系列報導,一起來看記者陳沿佐、文楷誠的深度追蹤!
載著外送箱,在大街小巷快速穿梭,從四面八方不斷湧現的外送大軍,是近年來、街頭最「秀色可餐」的風景,不論是學生、上班族,通通淪陷。學生李同學:「(那你會去查店家的資訊跟他的地址或者他的環境有沒有問題嗎)那是有些特別的店家才會去查,但基本上不太會做這種事情。」
多數消費者,恐怕都是看準想吃什麼,價格是否合理,就下好離手,但許多餐廳可能超乎您的想像,暗藏玄機,上班族莉宜:「我是之前有被嚇到過,所以之後就會覺得好像還是要自己去搜尋一下那間店是不是真的存在。」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因為這些雲端餐廳,我們消費者沒有看到實體店面它的環境是不是OK的,還有它的食材是不是是有疑慮的,那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在,因為它沒有實體店面,我們是看不到的。」
網路美食天堂,竟成了食安未爆彈,2021年3月,桃園市政府發動聯合稽查,前往一處大樓社區突擊,這裡接獲民眾檢舉,有外送餐廳藏身於民宅中,進門一看,屋主擺放不少水族缸養魚,和烹煮食物的廚房混雜一處,狹小的空間、堆積許多生活用品、與一般家庭完全無異。
行政院消保處簡任消保官王德明:「其實各個行業都是業者自律,在國外都是業者自律要排第一啊,政府督促是擺在後面,你如果都要人家在後面一一來看的話,政府機關沒有那麼多人力物力,通通放在那邊。」外送員蔡揚先:「送到那個地方,它是滷肉飯,可是它裡面是一間廟,我想說欸怎麼這麼奇怪,然後沒想到它是開在裡面。」
記者循線來到新北市一間專門做網路外送餐點,卻負評如潮的餐廳,現場直擊,品質堪慮的外送餐廳,防不勝防,依照食藥署規定,與外送平台合作業者,都必須完成食品業者登錄,但外界也質疑,為何已經合法納管,網路平台餐點品質,卻仍管控失靈?
foodpanda資深公共事務經理郭昕宜:「上次就發生過一次,就是一個臭酸便當,然後是雞腿的,其實那時候它一開始給我們的資訊都是正確的,但後來它換到一個地方去,我們並不會說隨時每個禮拜,就是去了解什麼的這樣子。」
Uber台灣區公關總監潘瑞蓮:「我們會持續性地跟衛福部啦,還有衛生主管機關保持聯繫,特別是針對他們在稽查作業之後,如果有相關的業者,其實是不符合規範,那做為平台的業者,我們也會很積極地,去讓合作的店家,都要能夠在限期之內就完成改善。」
網路外送食品安全,誰來把關?居中促成交易的網路平台業者,理應成為第一道防線。
行政院消保處簡任消保官王德明:「外送平台,它就是一個管理者,它們自己都可以有一些評分的或是什麼樣的人員去自己做一個考核。」商研院策略所所長朱浩:「除了選擇之外,我們還甚至鼓勵,消費者你選擇用餐完之後,在上面做評價,會更容易讓好的一些業者,比如說好的雲端餐廳受到更好的發展,也會讓比較惡劣的雲端餐廳,透過消費者的下架行為,自然而然就離開這個消費市場。」
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陳怡婷:「我們其實從去年開始就有成立稽查專案,我們會用app去叫我們的餐飲業外送,然後現場他送來的時候,就稽查他外送車的狀況,看他整體的服裝儀容啊,有沒有配戴飾品等等的,這樣子做一個稽查。」
消費者吃進肚子裏的,究竟是雲端上的美食,還是舌尖上的惡魔?攸關全民健康的外送產業,光靠政府把關還不夠,在公權力無法即時伸張的角落,總會有不肖業者伺機蠢蠢欲動,網路平台、餐飲業者及消費者,都得盡一分心力,共同補齊食安網絡,每一個可能的漏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