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讀懂全世界 金融時報看即時生產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天為大家導讀的是,《倫敦金融時報》的全球社論,討論主題是『即時生產』的陷阱。《倫敦金融時報》認為,在全球化退位的情況下,「即時生產」越來越難辦到了。來聽聽丁學文的解析。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我今天想跟大家談一談的是《倫敦金融時報》最新的一篇全球社論,它的大標題寫得非常白,半導體晶片的短缺,提醒了我們即時生產的陷阱,首先我要跟大家說一下,什麼叫即時生產,過去因為全球化,還有所謂物流的建設非常成功,所以所謂的即時到位生產其實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它這個意思就是說,我的零部件可以在最需要的時間到達工廠,工廠可以在不浪費時間的情況之下,生產出客戶要的東西。

不過《倫敦金融時報》提醒,這一次疫情的發生提醒了我們,Just InTime是不夠的,Just In Case更重要,也就是說呢,萬一你的全球化被阻斷,你的供應鏈斷鏈生產來不及,就會造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晶片短缺,事實上晶片短缺造成的不只是汽車晶片的短缺,從我們生活中的3C產品電視機,甚至智慧型手機,通通都延遲出貨,這種情況也造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各種東西的價格在往上走。

事實上Just In Case,我覺得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因為這一次我們確實看到全球化退位,全世界區域化發展在所難免,在這種情況之下可能各個企業還是要負起自己該負的責任,政府不可永遠用紓困資金去解決供給鏈的問題,企業要怎麼做呢,首先你可能在供應鏈管理上面,必須有專責負責的人,也就是說我怎麼去多元化,分散我的供給鏈,甚至利用科技的方式去追尋,我所有東西到貨的情況來阻斷你整個生產供應鏈的中段。

總而言之,Just InTime的時代看起來過去了,怎麼做好Just In Case的情況,企業要自己負起責任,這就是《倫敦金融時報》對全世界企業提出來的一個警世良言,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