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倫敦金融時報》最新一期的社論,這個全球社論的標題下得非常有意思,它說的是恒大事件,讓中國有了一個經濟轉折的機會,他為什麼這麼說?文章一開始特別提到,2007年的時候溫家寶曾經說,中國的經濟充滿了一種不平衡的特性,而且不可持續。在這種情況之下呢,其實中國需要更有持續性的一個產業發展,可是事實上,我們所有了解中國的人都知道,中國的房地產產業佔整個中國GDP的29%,全中國有9千萬個所謂的新建成屋,可以供給9千萬個家庭去住,所以代表供過於求。
這一次恒大事件雖然突顯了中國經濟,可能在一些發展的引擎上面過度依賴房地產,不過《倫敦金融時報》覺得,也給中國一個機會,是不是利用這個機會,巧妙地做中國一個經濟轉型的產業升級。裡面提了2個事情,第1個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國到現在的儲蓄率高達48%,是英國跟美國的2倍,怎麼樣讓這些儲蓄率能夠釋放出來?中國人之所以儲蓄這麼高,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對於未來沒有太大的信心,所以如果能增加所謂的勞工的工資,進而刺激他們的需求往高端走,可能會帶來中國經濟的轉型。
另外不能過度依賴房地產,所以是不是有可能包括新興的硬科技,甚至包括所謂的綠色能源的轉型,帶動中國的經濟往另外一個方向走?總而言之,其實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本來就對中國過去20年的引擎,他失能會有一定負面的影響。恒大這個事件看起來是一個短空,但是對於中國來說,或許他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好好思考,自己怎麼在產業轉型上不要過度依賴房地產,而新的產業發展也好,或釋放民間的儲蓄也好,我覺得對中國未來10年的發展,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