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璽鈞 張書堯 報導 / 台北市
陳璽鈞主持人說:「歡迎回到華視新聞雜誌,這個月來我們的,看見台灣五十年系列報導,為大家呈現許多珍貴的畫面。這一些都是電視台,半世紀來的累積,陪伴著觀眾見證且記錄著歷史。今天我們更要帶著大家,看一看鏡頭之外,您所不知道的故事。」
陳月卿VS高信譚主持人說:「歡迎收看華視新聞雜誌,古人常用彈指50年,來形容時間的快速,那麼今天我們要借助攝影記者的鏡頭,讓我們在彈指之間,盡覽50年來台灣的風貌和變化。」陳璽鈞說:「這個經典開場大家很懷念,所以今天很歡迎我們的,第一代華視新聞雜誌的主持人,高信譚老師,還有陳月卿老師來到現場。」
陳月卿華視新聞雜誌第一代主持人說:「嗨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非常開心再回到這個棚裡面,好熟悉的感覺,高叔是不是也要說些話。」
高信譚華視新聞雜誌第一代主持人說:「我來這裡的感慨是,乾坤一轉丸日月雙飛箭,浮生夢一場世事雲千變,連大樓都改得不一樣了,所以人都不一樣了,世事變化但越變越好,我很高興。」
陳璽鈞說:「歡迎你們回來,那先跟大家再來介紹一下,兩位老師的經歷,真的是非常地豐富。高信譚老師他之前曾經是駐土耳其大使館祕書,然後也曾經擔任過大學的副教授,還演過戲,然後是華視新聞雜誌的主持人,也得過金鐘獎的節目主持人獎。那麼陳月卿老師她1977年就進華視新聞部了,然後在1981年的時候,有擔任華視新聞雜誌的主持人,以及之後也擔任10年的製作人,以及在這個政大、淡大還有文大也有擔任過講師。」
陳璽鈞說:「兩個人光為華視新聞雜誌,就勇奪了5座的金鐘獎。我個人還有老師也一起,就是我當製作人的期間,華視新聞雜誌一共勇奪11座金鐘獎。華視新聞雜誌每次都是金鐘獎上的常客,我大概是用生命,在做華視新聞雜誌,華視新聞雜誌大概就是我的最愛。」
陳璽鈞說:「我們也要請教兩位前輩,主持這麼長的時間,有沒有一集是讓你們特別印象深刻,或者說採訪經驗是永生難忘的。」
陳月卿說:「我非常難忘的是,我得採訪獎的那一次。我跟攝影記者林漢誠,走到泰國緬甸竂國的邊境,走了好幾座難民營,採訪華裔難民,挖出了很多他們很悲傷的往事。我當時最感嘆的就是,當他們在訴說著這麼悲傷的,家人慘遭迫害死亡,生離死別的時候,他們的臉上竟然沒有哀傷的表情、沒有掉淚,我想是太多的悲傷,讓他們都已經麻木了,所以我們也扮演了為弱勢者發聲的角色。非常開心華視新聞雜誌,這樣子的精神,然後能夠40年來,一直延續下來。」秉持著前輩這樣的精神,用生命在做華視新聞雜誌,對也謝謝兩位前輩的分享。我們準備了節目40年來的一些精彩畫面,大家一起來回顧。
各代主持人開場。高信譚(1981.10.21)時任華視新聞雜誌主持人說:「各位觀眾您好,歡迎收看華視新聞雜誌,第206集的播出。」陳月卿(1989.4.26)時任華視新聞雜誌主持人說:「為了紀念播出400集,今晚我們有一些特別的內容,要呈現給您。」李慶安(1992.8.19)時任華視新聞雜誌主持人說:「各位好,歡迎您收看華視新聞雜誌。」莊開文(2001.5.25)時任華視新聞雜誌主持人說:「您好我是莊開文,歡迎收看華視新聞雜誌。」連昭慈(2018.7.27)時任華視新聞雜誌主持人說:「您好我是連昭慈,歡迎收看華視新聞雜誌。」
陪伴觀眾40年,細數上萬個動人故事,採訪團隊足跡,從台灣也走向全球帶回世界多元觀點。節目第一代主持人高信譚,有深厚內涵與文化底蘊,而黃金搭檔陳月卿,不但主持還親身採訪,立下台灣新聞圈多項創舉。陳月卿(1984.11.28)說:「為了實際了解礦工們工作的情形,我們製作小組,來到了距離坑口,大約2500公尺的坑道裡。其實礦工很忌諱,因為他們覺得女生是不吉祥的,所以我就前一天就到了,跟他們搏感情,所以他們就後來很諒解就讓我下去。其實我是很害怕的,打燈光會爆炸,可是沒有燈光又不行,最後終於完成任務。」
陳月卿(1990.5.30)說:「經過兩個多小時,7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越過泰國邊界進入緬甸。同時再穿越過前面幾個山頭,就可以抵達傳說中,鴉片大王昆沙所在的基地了。我來之前,是對這個地方是相當恐懼的,因為有人告訴我說,任何知道昆沙秘密的人,都會很神秘的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對於人們的這種流傳的說法,不曉得你的想法怎麼樣,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因為,他們沒有見過他們所說的那些人,電影電視看多了流傳出來的。」跨海從泰國,再進入緬甸山區金三角,主持人陳月卿採訪到當時,已被國際通緝的大毒梟昆沙,更透過一次次海外採訪,帶回珍貴畫面。
陳月卿說:「我們要去做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然後把國人看不到的畫面,然後接觸不了的問題都帶給國人,所以我當時一直堅決的就是,常常出國去採訪,就是要用中國的人的眼光,來看世界。」
新聞片段(1999.9.22)說:「昨天的凌晨1點47分,一場百年來台灣民眾,面臨最大災難,在世紀末顯像成真。」崔慈芬(1999.9.22)時任華視新聞雜誌主持人說:「各位觀眾朋友您好我是崔慈芬,今天華視新聞雜誌節目,跟您一起來關心,地震災後的最新救災行動。」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規模7.7的九二一地震,在不影響救災作業的前提下,節目直接在台北市松山賓館的塌陷現場錄影,帶觀眾關心,最新的救災狀況。
張書堯時任華視新聞雜誌導播說:「新聞在哪裡,我們就會人就會到哪裡去,九二一大地震那一次,走出攝影棚進入現場,我們是除了增加臨場感之外,可以透過節目讓民眾,可以了解現場真實發生的狀況。」
李宜庭(2020.11.13)記者說:「豐濱鄉位於花東海岸線,是內政部定義的偏遠鄉鎮地區,交通生活不便,而醫療資源更是相對匱乏。」除了直擊現場,專題節目也深入社會角落,挖掘問題關心弱勢族群,往往引發廣大迴響。
莊開文說:「身為一個媒體人,就是很希望我們埋一個種子下去,也許有朝一日,它就會慢慢長大慢慢長大,變成一個大樹,讓很多人可以遮涼,那這樣子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嗎。」陳月卿說:「我們扮演一個橋梁的角色,我們不只是一個報導者,我們也是一個參與者,我們其實是可以參與一個問題的解決,我覺得那件事情,我非常非常地開心。」
節目跨越不同世代,陪伴觀眾走過40年,主持人和記者一棒接一棒,傳承不變的新聞人精神。陳璽鈞說:「我們剛剛聽到陳老師分享了很多經驗,其實就算是在現在資訊發達的時代,難度就滿高了,何況是那個年代。您又常常出去採訪,那時候應該是更不容易,然後也創造了很多第一次,像您這樣下礦坑,然後上漁船,那時候有沒有碰到什麼樣的困難,妳都怎麼去克服的。」
陳月卿說:「溝通是非常困難的,要得到對方的首肯。那譬如說我訪問張學良先生,那一次也是我,刻骨銘心難忘的一場,明明說好了,可以接受我們的訪問,但是到了現場他說,他只答應口頭的訪問,沒有答應攝影機,後來我們也是溝通了很久,最後他也是被我的誠意打動,到最後我還是問了西安事變,那張學良先生也很好,他還是也回答了。所以我覺得,事先你要做很好的沙盤推演,帶觀眾去尋求答案,去找一個事實的真相,而不是針對他是去讓他難堪,這樣子的話,我覺得經常都會得到想要的答案。」
陳璽鈞說:「其實不只是這個,節目的精彩內容,我們其實在每天看到新聞的部分,也是很多的記者上山下海,然後突破重重的困難,去為大家在現場,拿來第一手的訊息跟畫面,這個部分經典的回顧,我們也一起來看。」新聞片段(1971.11.16)說:「中華電視台,是從民國59年8月1日開始籌備。」歷經一年籌備,華視於1971年10月31日正式開播,新聞部同步成立運作。
新聞片段(1978.12.28)劉天麟記者說:「中美談判原訂,今天上午在外交部舉行,因故現在取消了。」宋楚瑜(1978.12.29)時任新聞局長說:「中華民國,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李繼孔(1979.12.11)記者說:「黃信介、施明德、姚嘉文、張俊宏、林鴻宣、林義雄、呂秀蓮、陳菊等8人,涉嫌叛亂案從今天開始,在台灣警備總部軍法處,第一軍事法庭進行公開審判。」
邵玉銘(1987.7.14)前新聞局局長說:「台灣地區自明日,零時起解除戒嚴。」胡元輝傳播學者說:「解嚴之後其實有一段陣痛或者是調整期,那當然其中有一些象徵性的點,比如說1992年,刑法100條的這個修正,它使得我們媒體真正感受到,原來所有的主張所有的想法,都是應該被可以被報導,而不需要受到法律的限制,那時候大家開始有,思想上的解放。」
莊開文(1991.12.25)記者說:「在二屆國代的當選聲中,以及資深民意代表的退職,使得我們的憲政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尤其修憲工作的進行,使得今年的行憲紀念日,別具意義。」莊開文資深媒體人說:「如果沒有那些前輩們,他們的衝撞,其實台灣現在的民主成就,可能還沒有辦法,那麼快的達成,可以在歷史的點上,成為一個觀察者,我覺得自己非常的與有榮焉。」楊依嘉(2014.3.30)記者說:「這裡是青島東路跟中山南路口,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支持反服貿的民眾,聚集在立法院前面了。」歷史更迭世代交替,台灣民主路的每一場用鏡頭見證關鍵一刻。
李四端(1999.9.22)時任華視主播說:「這裡就是集集大地震,所在地集集,而事實上這條街道,就叫做集集街。」錢怡君(2001.9.17)記者說:「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台北縣五股還有新莊的交界處,您看到大雨還在下,我站的這個地方,原來是一條大馬路,不過現在完全是被水給淹蓋了。」林清彬(2007.10.6)記者說:「由於這個風雨實在太大,我們在這個基隆的市區路上,也發現居然有這個樓頂的大水桶,居然已經被吹到整個路中央,其實相當相當地危險。」潘潔瑩(2009.8.9)記者說:「透過畫面您可以看到,現在土石流的威力相當驚人,像是山洪爆發一樣,把這個大津村,通往六龜的主要道路,整個沖斷了。」
莊開文說:「在那麼一片淒慘的狀況之下,我們能夠堅守崗位,提供給觀眾最快的訊息,其實那就是我們身為一個華視新聞人也好,或是一個專業媒體人也好,真的是最大的使命。」
謝安安(2011.3.12)記者說:「這裡是東京的江東區,在今天凌晨3點多的時候,因為地震的關係,地底下的油管突然破裂。」林昱孜(2011.3.13)記者說:「因為地震而造成的,千葉煉油廠大火,現在上頭還是有黑煙,不斷地陣陣傳出。」黃柏齡(2011.3.17)記者說:「當時海嘯打來,要不是這條船錨的鐵鍊,緊緊地勾住這一艘大船。」黃柏齡華視新聞採訪部副理說:「我們真的找到了,在當時正要回家,但是還沒到的時候,海嘯把他的房子,給沖倒的這個民眾。我們就藉由他的故事去講,他只能夠看著眼前,很爛很爛的一個東西,以前他叫家的地方,我看到他的故事之後我覺得,其實我們算是很幸運的。」
陳沿佐(2021.4.3)記者說:「釀禍的這台工程車,就是從這個邊坡滑落,遭當時行經的408車次,太魯閣號迎頭撞上。」黃昱賦(2019.8.19)說:「夜深之後上千名示威者,依舊聚集在金鐘地區,也就是香港政府總部前面。」緊迫高壓的新聞現場,記者帶來第一手報導,堅持的是新聞第四權角色,但專家點出,隨著時代不同,也得找到轉型之路更貼近大眾。
胡元輝傳播學者說:「有一個遺憾就是說,當這個自由擁有了之後,其實我們理論上來講,因為我們反思一下,新聞品質到底有沒有比較提升。好像有一些多樣性,量也很多,但你們要說那個品質,真的就符合我們的需要,好像有很大的問號。我們應該讓商業媒體,繼續地發展但是導正,那讓公共媒體能夠壯大,然後讓第三類媒體,能夠得到發展的可能,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媒體藍圖。」
世界變了,資訊的載體更多元,但記者堅守價值,做好新聞的精神未變。媒體是歷史的觀察者也是記錄者,挖掘問題找出解方,與觀眾共同關心,我們腳踏的這片土地,看見他的美好。
陳璽鈞說:「最後因為今年是華視的50週年,兩位老師有沒有什麼,祝福的話呢。」陳月卿VS高信譚說:「月卿當然希望華視能夠長長久久,然後都是大家最喜愛的電視台,祝福華視50歲生日快樂。高叔我祝50、50又50,50是很短暫的,十個50、百個50,人的壽命很短節目可以很長,十年百年兩百年都可能,希望華視新聞雜誌生日快樂,大家健康快樂平安。」
陳璽鈞說:「謝謝今天謝謝兩位老師跟我們的分享,讓我們知道很多鏡頭之外,背後的故事,那今天也謝謝兩位老師的光臨,謝謝感謝大家。」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