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菇包重生記|再造農綠金|華視新聞雜誌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您喜歡吃菇嗎?菇類營養價值高,是很受歡迎的料理食材,但您知道它是如何生長的嗎?市場常見的香菇、金針菇等,多半都是用太空包栽培,但生產的過程,卻也製造了大量的廢棄物。根據統計,光是2020年台灣所產生的廢棄菇包,就超過15萬6千公噸,太空包塑膠袋也高達1580公噸。為了降低農業對環境帶來的負擔,台中農改場研究員,用廢棄菇包裡的木屑,加上木黴菌等材料,開發出蔬果和花草種植專用的介質及肥料;而藥毒所專家們,也嘗試將廢棄菇包製成貓砂;在全球提倡「減廢零廢」的風潮下,台灣農業如何落實農業循環經濟,一起來了解。

新社香菇青農劉啟葦說:「菇包它從進來到離開,大概要待八個月,前面四個月是養菌,四到五次的採收期。」當香菇包,再也無法生產作物的那一刻起,這些農業廢棄物,該何去何從。劉啟葦說:「廢棄菇包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水分,秤重會過重,等待它代謝的時間會很長,他們場內在周轉的時候就需要成本。」這是田間操作者,必須要面對嚴肅的一堂環保課。劉啟葦說:「在20幾年前,你有辦法倒去哪裡,就倒去哪裡。但現在有環保法規的一些問題,所以一些廢棄菇包的處理場出現了,他們開始做分離,把木屑分離出來。」

記者李婉婷說:「在我後方的這些深色土堆,都是經過拆解之後的,廢棄香菇包,它可以做為栽培介質,肥料甚至還有其他的用途。」廢菇包處理場業者陳進耘說:「第一個步驟,先把塑膠袋跟木屑分開。」陳進耘說:「一次性菇包,可以做成再生能源之原料,就是生質顆粒。」

一次採收的金針菇、杏鮑菇太空包,是生質能源原料的最佳選擇,在生產糧食的過程當中,也同時製造數量龐大的廢棄物。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每年產生的農業剩餘資源超過500萬公噸,2020年廢棄菇包,總計超過15萬6千公噸,太空包塑膠袋也高達1580公噸。這些從生產端大量釋出的農業廢棄物,像是與內容物分離的太空包外層塑膠袋,可以再製成塑膠原料,進入下一個輪迴,反覆利用。

陳進耘說:「塑膠袋我們可以把它清洗,清洗破碎之後,再把它融成塑膠原粒。菇類算是滿受歡迎的一種食材,烘乾這些廢棄太空包的木屑,把它提供給肥料廠商,當成肥料的介質,每個部分都可以利用到,不會造成二次環境汙染。」因為生產食物,反而為環境製造了更多垃圾,人類得想方設法,為這些廢棄物找出路;田間是它們改頭換面,重生後最理想的去處。

新社百香果農詹明倫說:「可以採了,等到熟兩、三天之後,它的甜度就比較高。一般我們都是用菇包菌,或者是木黴菌,循環農業用的再生肥料。」經過多次生產週期的香菇包,看似已經沒有再利用的價值,但農改場研究員,在重製過程中添加了特殊菌種,讓這些農業廢棄物,再次回到它們熟悉的田間,繼續完成永不止息的生命循環旅程。詹明倫說:「地上這個是菇孢菌,就是經過處理之後的,它的用途是可以保溫,再來它的根系鑽上來,也有肥分可以吃。」

台中農改場研究員陳俊位說:「杏鮑菇的菇包,我們會直接做成肥料這類的調整材。香菇這種木屑我們就用另外的方式,先去當雞舍的除臭墊料,接雞糞回來做肥料。」需要大量養分補給的百香果園,放置以菇包木屑為主要材料的田間暖暖包,儼然是果農的得力小幫手。陳俊位說:「木屑袋發酵有溫度,利用發酵的溫度,用袋子裝起來以後,放在植物的根系,就當做保暖資材。冬天給它當暖暖包,夏天給它當救生圈,去降低雨水的影響。」

新社大量的廢棄菇包,重回土地滋養作物,相同手法運用在文心蘭的培育,也發揮驚人效應。記者李婉婷說:「看起來這個長得比較快。」新社蘭花青農廖秉鋐說:「它們的成長速度,椰纖的部分,還會比我們現在的廢菇包,還要再多成長兩個月,比以往種石頭更快。」

2019年獲得神農獎的新社蘭花青農廖秉鋐,以農改場的介質培育蘭苗,蘭花成長速度就像搭了飛快車。但接下來,研究員必須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找出所有可能的盲點。台中農改場埔里分場副研究員洪惠娟說:「我們這個介質,比較像泥炭土那樣,是比較保水的。蘭花的根喜歡高濕度,可是不喜歡泡在水裡,要讓它有很好的通氣性,所以水分的控制,就變成一個關鍵。」新社蘭花青農廖秉鋐說:「以前我們就是一根盆,像這批在測試的,就從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縮短到六個月至八個月就來花梗。因為廢菇包很營養,裡面含有微量元素還有氮素,再加上它是保溼保肥的介質,以前沒想過這麼好的材料,就在我們新社。」

再造廢棄菇包的農業循環經濟效應,縮短蘭花育苗期,農作物茁壯豐收之餘,還有調節果園土壤溼度的功能。彰化大村葡萄農康正宜說:「第一年跟博士試驗的時候,根系就是像這樣子跑出來,下完雨太陽出來,根就跑進去了。植物的本能會自己調節,根有泡水的話保護它,根系會出來呼吸,這邊沒有拆掉,是為了保持排水性。」植物根系穩定,才有機會茁壯,開花結果期待收成,農業廢棄物在操作的過程當中,還有很多隱藏變數。種苗場業者張義鑫說:「進口的介質,第一個成本比較高,如果遇到這種世界性的疫情,有出入口的問題,都會提高成本。農業可以廢棄物再利用的話,等於是一個生產鏈,做到環保的效果。可以把我們這邊不用的,那邊我們可以繼續利用。」

育苗場的農業循環元素,使用的肥料以廢菇包、動物羽毛混合而成,透過添加羽毛分解菌,讓兩者可得以完美結合,共同滋養作物毫無違和。台中農改場研究員呂宥紘說:「羽毛它也是一個農業的副產物,我們在想羽毛的特性,相較於其他蛋白質,是比較抗分解的。所以我們導入了菌劑跟羽毛配方,堆肥配方的調整之下,它的成品就可以緩慢地供肥。也就是說農友只要定時的澆水,它的肥分就可以支持作物的生產。我們其實是希望農業廢棄物,是可以循環再利用,循環的過程不僅可以降低農友的生產成本,我們希望它也可以提高一些價值,包括經濟上的價值,或者是對環境友善的價值。」

從生產端看看菇類種植的原料,找到農業廢棄物再次利用的完美解答。農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呂昀陞說:「像這一顆顆的玉米芯,因為它的顆粒大小比較適當,而且通氣性會好一點,所以現階段在金菇栽培,很多時候都已經不用木屑,都改用玉米芯。我們的真空包裡面,都有這個成分,是最主要的成分。」記者李婉婷說:「玉米芯米糠和麩皮,是生產菇類的主要原料,但是當收成之後,這些原本生產端的資材,就有可能會變成,農業廢棄物。」

無論是太空包還是塑膠瓶生產的菇類,生產過後,還是得為農業廢棄物預留出路。菇農場場長李江隆說:「收成之後,裡面的東西會經由機器挖掉。」李江隆說:「瓶子可以重複使用,裡面的東西,會當作下腳料,去做有機肥。」廢棄菇包以介質、肥料、飼料的樣貌,發揮另類價值。農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呂昀陞說:「目前國內所有農業廢棄物,幾乎都是在國內使用為主,更新的模式有些業者,嘗試用來作為墊料,這裡頭也包含寵物用的,像貓砂這類產品。」

從原料端改頭換面,再生貓砂的出現,也讓人驚艷。記者李婉婷說:「當初這樣試,總共試了幾次才成功?」農業藥毒試驗所副研究員李悅怡說:「至少一百次以上的配方跑不掉。」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副研究員李悅怡,持續以鍥而不捨的實驗精神,為廢菇包找到另一個嶄新價值。這背後的動力來自於,她也是貓主人,擔任鏟屎官多年。李悅怡說:「像玉米桿或是木屑、米糠之類的,這樣的東西,在國外常常是拿來做成貓砂的。再生貓砂的原料,使用後的菇包機質,也是可以拿來做貓砂,我們是這樣發想的。」

李悅怡說:「不同貓有不同習性,所以我們後來有不同的顆粒大小去做。」藥毒所試驗分析員田奕葶說:「一開始牠會去聞,這什麼東西,裡面只要有牠們自己的味道,牠們就知道這個是廁所。」歷經不斷嘗試,逐步找到最佳解方。農業藥毒試驗所主祕蔡韙任說:「我們大部分的貓砂,都是幾乎從國外進口。如果能夠用我們再生貓砂,國內來做推廣,不但有環保的概念,碳足跡的減少,菇包廢棄物再加工,這樣就變成雙贏的局面。」

善加運用農業廢棄物,生生不息造就萬物皆有用,在循環經濟的框架之下,一切都有巧妙的安排。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