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缺水國家 台灣的水都去哪兒了?

多雨缺水國家 台灣的水都去哪兒了? | 華視新聞

綜合報導  / 以色列

台灣年平均降雨量2500多毫米,全球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中東以色列年平均降雨量435毫米。然而台灣缺水,沙漠占國土比例六成的以色列,水源卻自給自足,飲用水還能分享給鄰近穆斯林國家。關鍵因素除了以色列海水淡化科技獨步全球之外,以色列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效率也獨步全球。以色列還以「產值最高、用水最少」的目標來發展農業科技。使得以色列蔬菜水果自給自足,還能出口到國外。讓人難以想像,以色列是個沙漠國家。

以色列觀光重鎮耶路撒冷,每年有數以百萬觀光客,到那裡遊玩,幾乎可以不必帶雨傘,因為耶路撒冷一年下雨的日子,只有四十天,第二大城特拉維夫臨地中海,一年下雨也只有48天,出了耶路撒冷往南走,絕大多數是不毛之地,而且沙漠占以色列國土60%,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以色列一年平均降雨量435毫米,在全球有統計資料的186國中,排名第149位,雖然降雨量少,但沙漠國度以色列卻不缺飲用水,而且極度仰賴水資源的產業~農業,不僅自給自足能養活905萬人,農產品還能出口到歐美東歐。

以色列是怎麼辦到的,原來節水不只是一種生活態度,而是以色列人的生存本能,1948年以色列復國,當時和鄰國不只爭領士,而且爭奪水源,因此爆發多次以阿戰爭,以色列記錄片導演尤瓦爾‧大衛:「這裡是約旦河,它曾是以色列天然水源的主要來源。」如今人們會稱它為「溪流」,人口增長和工業農業用水量越來越大,促使以色列海水淡化和,家戶汙水回收再利用的技術,更具市場價值,農漁業更因缺水的條件,蘊育出「產量高、用水少」的新科技,其中一改過去加熱海水,蒸餾成淡水的方式,研發出逆滲透的方法,加壓強迫海水通過過濾裝置,攔下海水中的鹽分,海水淡化處理廠技師,30分鐘之前這一杯水還是海水,現在是可飲用等級的飲用水了。

2005年到2016年,以色列在地中海沿岸,建造五座大型海水淡化廠,利用「逆滲透淡化」技術,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和生產速度,使每一度水的成本降到台幣十二塊左右,出口「水」成了一門不錯的生意,海水淡化32%,汙水回收52%,天然降雨10%,其他   6%,除了海水淡化,回收家戶汙水是另一個水源,透過微生物厭氧過程處理回收水再利用,尤其是作為農業灌溉用水,以色列記者:「這裡是絕佳的回收生態系統,來自遠方社區的家戶廢水在此處理,然後灌溉附近那一片農田。」

淨水廠發言人努恩:「我們回收99.8%廢水,淨化成瓶裝飲汙水,能拿來飲用淋浴或是灌溉。」以色列海法科大公共公程教授夏維夫:「80%~85%家戶廢水用於濃業灌溉,畫面上紫色水管輸送的是回收水,用來栽種這一片瓦倫西亞甜橙。」以色列不只想辦法省水,還努力發展用水高效益的農業科技,務必發揮每一滴水的效用,例如用衛星和無人機,監控哪一區作物需要澆水,哪些作物可以收成,不必再耗水了,又研究如何栽種哪些省水的,高經濟價值作物,於是沙漠裡,出現萃取荷荷芭油的荷荷芭樹,蘑菇農場,葡萄園,魚菜共生的魚蝦池,甚至養殖珊瑚的珊瑚農場。

以珊瑚製成植牙植骨專用的骨粉,供生物醫學之用,由於氣候變遷,以色列預估2050年,降雨量將減少10%到15%,到本世紀末將再減少25%到35%,因此現在未雨綢繆,計畫蓋第七座海水淡化處理廠,完工之後,90%的家戶用水和工廠用水,將來自淡化的海水,屆時以色列缺水憂慮將更進一步紓解。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