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立陶宛
最近贈送台灣2萬劑疫苗的「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重視自由和民主,事實上「立陶宛」在1940年遭到「前蘇聯」併吞,長達半個世紀,期間多達28萬人被監禁和流放,直到1991年才終於擺脫「前蘇聯」的控制,「立陶宛」是如何對抗強權,換來今天的自由呢?
立陶宛電影「灰影地帶」片花,我叫莉娜,我還記得戰爭前的時光,也記得我們遭到占領,父親無故消失,秘密警察闖入家裡,15歲少女莉娜和母親弟弟,被強制送往寒冷的西伯利亞,開始痛苦無止盡的勞改生活,改編自小說的電影情節,也是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遭到前蘇聯占領,超過20萬人的血淚歷史。
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都位在俄羅斯西面擁有通往大西洋的暖水港,立陶宛與波蘭和白俄羅斯也是鄰居,強鄰環伺,立陶宛18世紀末期,就被俄羅斯帝國併吞,20世紀一次大戰期間,也曾經被德國占領,土地面積是台灣1.8倍大,1918年建立共和國,短短22年後又被蘇聯侵占,小說「灰影地帶」作者露塔,1939年希特勒和史達林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史達林得到波羅地海3國,1940年遭蘇聯吞併,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此後消失在地圖上。
蘇聯入侵是惡夢的開始,為了進行種族清洗,1941年6月開始,許多家庭被硬生生拆散,搭上載運牲畜的火車,男性送往監獄,女性送往西伯利亞勞動,在飢寒交迫中奄奄一息,立陶宛電影「灰影地帶」片花,你們身上都背負叛國罪,你們每個人都必須勞動一輩子,生活在惡劣條件中,有倖存者告訴德國媒體,當年她和母親在勞改營,平均一天只有一顆馬鈴薯果腹,西伯利亞勞改營倖存者艾瑞娜,我記得我母親有一次問了守衛,你們何必大費周章,把我們帶到西伯利亞,就只是為了把我們餓死勞動到死,他的回答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說我們不需要你們死,我們要的是你們受苦受盡煎熬,在史達林統治下,當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百姓,就占了立陶宛人口的10%,被監禁和流放的人數多達28萬,黑暗歲月長達半個世紀。
長年遭到蘇聯欺壓,立陶宛爭取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1989年8月23日將近200萬人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並肩站在一起手牽著手,組成650公里長的人龍,從維爾紐斯延伸到塔林,這就是「波羅的海之路」,1990年立陶宛通過獨立宣言,而當時的蘇聯內部面臨政治、經濟等問題,無暇他顧,隔年只好承認立陶宛的獨立地位,立陶宛隨後也加入聯合國,如今立陶宛的人口不到300萬,只比台北市多一點,說的是立陶宛語,首都維爾紐斯,則是世界文化遺產,走過滴滴血淚。
1941年6月流放事件,今年屆滿80年,波羅的海3國總統日前共同發表演說,提到蘇聯侵占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這就是為什麼,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重視獨立自由民主,現在的立陶宛是北約和歐盟成員國,回首心碎過往,不忘歷史傷痛,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