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美國總統拜登的基礎建設計畫,經過3次重大修改,終於獲得參院表決同意,接下來就等眾院也點頭,財經專家丁學文指出,這項計畫雖然有助強化美國的競爭力,不過大規模的舉債,難免要附帶承擔極大的經濟失能風險。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倫敦金融時報》的一篇全球社論,大標題寫得非常直白,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通過,證明美國的政治體系仍然可以運作,為什麼這樣說,這一次這個基礎建設的計畫通過,其實代表政治的藝術還是存在,因為有了解美國政治的都知道黨派鬥爭,從川普時代到現在非常地強烈,這一次能夠取得部分共和黨人的支持,在參議院通過這個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還是不容易的。
《倫敦金融時報》證明拜登在白宮高達36年的資歷,薑是老的辣,他能夠在兩黨的競爭激烈之中,取得這樣的妥協是不容易的,當然它有2個風險,第1個到底能不能通過參議院的進步派人士的支持,甚至過共和黨,最後送到拜登的桌上不知道,裡面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素,另外美國的通貨膨脹已經很強,這個基礎建設計畫會不會造成美國的負債更高。
但是不管怎麼樣,對於已經政治失能的美國或白宮來說這還是一個突破,而且如果這個拜登的經濟建設計畫能夠突破,代表它也第一次突破了雷根時代傳統財政刺激的方式,找到了一個新的路,而更重要是這一次,有高達5500億是跟新科技有關,包括寬頻包括電動車,這一些新的東西還有清潔能源,總而言之我覺得,美國開始有ㄧ些改變,他也開始在用積極的方式去推動他的經濟發展,還是值得期待的,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倫敦金融時報》的一個全球社論,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