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外一章

胡淑裕 蕭若華 報導  / 苗栗縣

  這兩年教育改革正緊纙密鼓的進行,這其中以錯綜複雜、盤根錯節的中學教育最令教改會頭痛,教育改革確實是一件大工程,也決定許多人的一生,而就在教育該如何改革的討論聲中,有一所跨越國中、高中的青少年全能教育學校悄悄的成立,他們打破現有體制內教學方式,完全針對學生的需求,和個別的天賦來設定課程,學生只有三十二個人,老師就有十位,他們的教學方式帶給家長希望,有的小留學生甚至還回國就讀,究竟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有沒有可能因為他們的主動出擊,而加速教育改革的步伐呢?

  這是一所學教育的人實現理想,家長出錢出力創辦的學校,這所學校沒有校門,沒有圍牆,觸目所及的是台灣杉、孟宗竹,看到學生們或騎腳踏車穿梭林間,或逗狗兒,或捉兔子,在這裡大自然和人是融為一體的。

  這是一所以學生為主而設立的學校,每一個學生都是主角,學校裡任何一個老師,都是每一個學生的顧問,學生年齡從十歲到十八歲,在這八年的學習期間,是要教育每一個學習者,成為全方位發展的完整人,所以這所學校取名為青少年全人教育學校。至於為什麼從十歲開始,是因為從認知發展上看,十歲就已經開始建立抽象思考能力,來這裡任教的教職員,都是懷抱著相同的理想來的,他們有的也是學生的家長,程延平是這所學校的創辦人,也是校長,不過這裡的人,不論大人、小孩都叫他老鬍子,他本身沒有孩子,卻為了這些孩子,打破體制教育,差點去了半條命。副校長劉興樑,在國中教了七年書,眼見自己的孩子日漸長大,教育改革工作還在原地踏步,為了孩子,也為了教育理想的實現,他來這裡負責學校行政工作,和教育主管單位打交道。

  以台大數學研究所碩士的學歷,來這裡教數學的黃政雄老師,自己的孩子才兩歲,放棄高薪的高中老師工作,來這裡不光是為孩子,主要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念。黃老師不是唯一放棄高薪,來到這邊的「傻子」,虞云、張瑤華夫婦也為了來這裡,辭掉原本電腦主管和會計的工作,而且賣掉台北東湖的房子,來這裡一起加入青少年全人教育的工作,現在虞云兼課教電腦,張瑤華負責行政工作,在這裡注重身心靈一體的他們,還可以自己種菜,享受田園之樂,薪水縮水了,心情卻很開心。這所學校實現了許多大人的理想,卻是以學習者,也就是學生為主體,在全人學校,學生必須修滿三百二十個學分,才能畢業。

  上課方式是採小班混齡方式,是依程度,決定你的年級,而不是依年齡,因此有可能在不同科目,分屬不同的年級,這裡的學生也可以申請研究室,只要提出研究計畫,通過了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研究室,看看這裡孩子讀的是什麼樣的書,唐詩研究、沈從文自傳、全方位的無限,這是個十五歲的孩子,自己自動自發跟老師借的書。

  學生一律住宿,所有的規則,都是透過一個星期一次的自治會訂定,在自治會裡,老師和學生地位平等,也有發言權和投票權,自己訂的規則自己遵守,有人擔心,在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環境,教育出來的孩子,會不會太自我,會不會無法適應社會環境。

  鴨子、骨頭兩名學生讀過森林小學,也上過兩年一般國中,在國中鴨子總是全班第一名,骨頭也都在前十名,他們沒有「適應不良」的問題,選擇回來體制外的全人學校,為的是想學更多。全人教育的學習地點,不一定在學校,學校外的課程,更能達到全方位的學習,這樣的課程,是他們每個星期必定要上的,由於學校的位置,就在苗栗卓蘭的大坪頂,因此這個課程,他們稱為「大坪頂」。

  訪談之間,老鬍子一再稱讚鴨子很聰明,但是鴨子如果從小學,就一直待在一般國小,可能就是個被犧牲掉的學生,因為他在小學三、四年級時,成績總是最後一名,又老被老師處罰。由於學校沒有任何補助,所有費用都來自學費,所以一學期學費九萬元,每位家長還要繳四十萬元給學校運轉,一直到學生畢業才退回,有人因此認為,來這裡念書的孩子,都是有錢人的小孩,老鬍子說,不是每個家長都很有錢,而是他們願意花在教育上的費用比較多。

  國中教育改革,這兩年,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青少年全人學校的具體實踐,或許可以提供,有心改革國、高中教育的教育單位一個方向。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