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品棻 / 台北市
一般人冬至習慣吃甜湯圓,吃在嘴裡甜在心裡,不過,這家座落在延平北路上的施家鮮肉湯圓
,卻因為鹹湯圓的特殊家鄉味,從1964年開始,在延平夜市屹立不搖。身為苗栗人的老闆施金城表示,當初為了糊口飯吃到台北找工作,太太施朱美則在夜市賣湯圓貼補家用,他退休後也加入賣湯圓的行列,從一碗兩塊半的價格做起,賣到做出口碑,13年前由二兒子施冠群接手,生意也好到在淡水開了分店。
從鄉下到都市打拚的孩子,身上總是沒有多少錢,施家當時的經濟狀況也不好,雖然只在延平北路上租一個兩坪大的小空間居住,還是佔掉施金城薪水的三分之一;而太太擁有傳統女性刻苦的美德,不願閒賦在家,打算做點小生意貼補家用,至於選擇做鹹湯圓,則始自兩人的農村背景。
50年代的鄉下人通常以種稻維生,在稻米收割時總會煮一大鍋湯圓慰勞工人,施朱美做湯圓的基本工就從那時候打下。雖然是夜間擺攤,但施朱美從中午開始就要忙著採購青菜、餡料,往往忙到凌晨兩點多才收工,工時長達15個小時,也由於剛開賣時湯圓的量不大,湯圓皮的製作全部都採取純手工的方式,碾米、攪拌都由施朱美一手包辦,生活雖然清苦、勞累,一個晚上賣個四、五十碗,對家裡經濟也幫助不少。
施家湯圓一開始招牌上僅簡單掛著「鹹湯圓」三個字,主要就是賣鮮肉湯圓,後來陸續加賣餛飩麵、炸醬麵等,現在也成為客人慕名而來的商品之一,1987年他退休後,專心和太太擺攤,湯圓的數量才漸漸大起來,有時候一晚上可以買出兩、三百碗。而談起店內生意,施金城眼裡滿是得意:「有顧客已經吃到第三代了,結婚嫁到外地,還帶著孫子回來吃,擺攤時代就很多老名人來捧場,像是楊麗花的先生和婆婆都是常客。」
每逢冬至,就是湯圓業者最忙的大日子,尤其台北地區遊子多,免不了在寒冬到店內取暖,老年人回憶家鄉味、年輕人卻反而覺得鮮肉湯圓很新奇,意外與甜湯圓做出區隔。再加上湯圓價格樸實,因此冬至前後,施家的鮮肉湯圓總是能夠賣出上千碗,業績也比常日多出5倍。
看著兒子施冠群忙進忙出,施金城心裡也很不捨,他感嘆,自己只唸到小學,夫妻倆當初為了拉拔四個孩子唸書,才咬牙做湯圓生意,但因為湯圓生意太辛苦,他們不願兒孫再走一樣的路,當初也苦勸施冠群自己出去找工作,湯圓生意就做到自己這一代,沒想到最後拗不過施冠群,最後還是放手讓他和媳婦去做。
而年輕人接手之後,把原本攤販生意移到店內,也正式將鹹湯圓的招牌改為鮮肉湯圓,並冠上「施家」的名號,種種大變革也經歷一場家庭革命,兩老認為路邊攤做的好好的,何必多花幾萬塊的租金擴大店面,未料後來施冠群也做出成績,有系統的輪班制度也漸漸撐起店面運作,還在淡水開了分店,讓施金城反對的心情轉為讚賞,也放心退居幕後,把老店傳承給年輕人經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