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醫材設天花板 醫界反彈聲浪大

雷雅 戴榮賢 報導  / 台北市

為了不讓健保部分給付,民眾負擔差額的醫材收費漫天喊價,健保署決定,要針對部分給付醫材收費設置天花板,希望減少同一款醫材,在不同醫院的差價,並減少民眾負擔,不過卻引發醫界的反彈,擔心在健保給付沒有調高的情況下,又設置了醫材天花板,會造成廠商利潤低或者不敷成本最後退出台灣,專家建議,應該針對特別項目逐項討論,同時建立透明的自費的比價網站,才能創造雙贏的局面。

不論是置換人工水晶體還是心臟支架,動輒以萬起跳的手術直接衝擊民眾的荷包,為了讓民眾省一點,健保署公告8大類特殊醫材共352項,健保部分給付,民眾負擔差額的醫材收費,將設置天花板,近9成的醫院要調降,預計8月1號上路,但卻引發醫界反彈。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最後的訂價是跟它的成本有關,那它的成本跟醫院的大小,或者是說醫院的層級,這麼多複雜的情況,但是只是用一個上限的價格,就把它訂下去的時候,廠商的這個價格的成本,可能就高於我們收得到的費用。」

以心臟科患者加裝的冠狀動脈塗藥支架來說,原本最高自付金額九萬九千多元,設了上限後價格五萬三千多元,替患者省下4萬元,但就怕是廠商利潤低或者不敷成本,乾脆直接退出台灣。醫改會副執行長林雅惠說:「價格只是民眾在意,可能會產生爭議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還有包含像是,資訊跟消費端跟供給端,也就是病人跟醫院,他雙方資訊不對等這樣的一個問題。」專家建議,除了要公開各醫院自費的比價網站,讓資訊透明外,也要和醫界按照項目別或特殊醫材來討論,才不會讓原本利益良善的政策,成了醫院無法經營民眾用不到醫材的雙輸局面。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