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婕秋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捉摸的就是人心,在談話過程中也很難察覺對方有沒有欺騙,不過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當人們在說謊的當下,會不經意地「模仿」交談者的動作以形成保護殼,掩飾不安的情緒。
識破謊言!? 學者「3方式」進行研究
根據《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指出,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Erasmus Universiteit Rotterdam)的心理學家索菲·范德澤(Sophie Van der Zee)進行「欺騙性行為」的人際關係研究,主要探討說謊者和對方之間的互動反應。研究團隊找來多名受試者,要求他們在聽完研究員提問後,分別以實話、善意的謊言以及完全欺騙的方式回答問題。
說謊騙不了人? 受試者下意識模仿
研究結果顯示,當受試者被要求說出與事實落差越大的答案時,便會越頻繁模仿訪問人員的肢體動作(即非語言協調),當成保護殼來掩飾自己。范德澤表示,「非語言協調會隨著說謊的困難度而增加,而且訪問員的懷疑,或對非語言協調的關注度,並不會影響發生的頻率」,說明即使受試者已經在事前就被告知「會觀察說謊時的肢體反應」,不過他們還是會下意識的開始模仿。此外研究也提到,如果說謊者試圖表現出可信度時,他們可能會採取對策,例如避免與說謊有關的行為,或故意表現出與誠實相關的行為。
說謊者大腦偵測對方頻率 進而出現模仿行為
對於測量方式,范德澤表示,在說謊過程中觀察兩人之間的互動是否發生變化,透過運動傳感器與攝影鏡頭的分析,來測試對象的非語言交流,最後再嘗試鏈接對象的數據流。范德澤指出「當人們決定要說謊的當下,大腦就會自動偵測身邊的其他人,藉由模仿他人的肢體語言,達到與對方的相同頻率」。
然而,范德澤提到,由於實驗使用的WiTilt設備僅關注人體的4個部位,因此不能確定人類在說謊時,一定會出現自動模仿對方的行為。不過透過該研究,還是可以藉由觀察對方是否會模仿你的動作,或有相同神情,就能初步判定他當下有沒有在說謊。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