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不能「拆禮物」?宗教團體守貞宣導 律師怒了

婚前不能「拆禮物」?宗教團體守貞宣導 律師怒了 | 華視新聞
(示意圖/翻攝Pixabay)

張原紘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基督教論壇報日前在社群網站上貼出一系列的守貞宣導,內容主要講述為何不要有婚外性行為,其中也提到「婚前性行為」也不行,否則新婚就會失去「拆禮物」的感覺,內容在網路上熱議延燒數日,經常評論時事的律師呂秋遠看傻眼,在臉書上發長文逐一打臉這些論點,他認為「宗教是無辜的,有病的是胡亂詮釋宗教的人」。

婚前性行為「拆禮物」?呂秋遠這樣看

呂秋遠分享在網路上看到這一系列的「守貞宣傳PPT」,他直呼內容驚悚,論述完全不建立在事實與邏輯上,為了擔心誤導2021年的性別平權概念,他認為必須逐一澄清,「以免大家以為台灣的基督徒又穿越到了康熙年間」。他一一列出基督教論壇報,並逐一回應。

1.「婚姻是愛的保護傘:除了婚前守貞,婚後也要對另一半完全委身。很多夫妻婚後長時間分隔兩地,甚至是無性生活,都很容易受到外面情慾試探和誘惑的。在性方面,夫妻必須互相滿足需要,並且尊重體諒另一半的感受。」

呂秋遠認為,「婚姻是愛的保護傘?要不要問問每年五萬多對離婚的人?還有無法離婚,困在婚姻裡走不出去的人?而且,婚後完全「委身」,這是什麼東西?夫妻分隔兩地就會容易受到誘惑?問題是住在一起也沒有不容易受到誘惑,而且,憑什麼性方面夫妻一定要滿足需要?這不就是夫妻間性侵害的理由嗎?如果要滿足需要,又要尊重另一半感受,對方不要,又要滿足需要,難道信靠主的懷抱就能解決嗎?」

2.「婚前性行為,婚後需付代價:享受當下的同時,也將失去未來新婚時「拆禮物」的新鮮感;婚後也較容易產生彼此的不安全感,或是外在第三者的性試探,並且夫妻之間的親密感也會比較淡薄。」

呂秋遠直言,「拆禮物是三小?如果真的要物化,大賣場可以試吃、飲料可以試喝、衣服可以試穿,但是性行為不能試用?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婚前性行為,就會讓婚後懷疑對方會外遇,而且也比較容易外遇,而且對方會耿耿於懷,為什麼你第一個人不是我?婚姻裡,執著於第一個人是不是我,這不是很可笑嗎?按照這些人的婚姻定義,婚姻不是應該追求最後一個,怎麼會是第一個?要不要把原裝、二手這種字眼也放進文宣裡,這樣更貼近這群人要的?」

3.「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男女之間不能做『單獨親近往來的朋友』。不要以為『他長相不是我的菜,所以很安全』,『他已經有對象,我跟他作朋友很安全』,這些都是錯誤的迷思。」

呂秋遠大罵,「男女沒有純友誼,只有侯友宜?在這些人眼裡,是不是只要男女生在一起,就只有性行為、只有婚外情?看到白臂膀,立刻就想到豐乳肥臀、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思想只能在這一點如此躍進。你們這些人,把同志放在哪裡?喔,抱歉,在那些人眼裡,同志可能不是人。」

4.「勿製造試探情境,認知男女的界線:有時男生不經意透過一些身體接觸或曖昧舉動,導致女生心花怒放,因而有性關係發生的情境。」

呂秋遠認為,「這又是一段極端莫名其妙的話。男生不經意的透過身體接觸或曖昧舉動,就會讓女生心花怒放,如果沒有經過對方同意,有可能是性騷擾好嗎?身體接觸就會心花怒放、就會有性關係,這種邏輯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5.「男女避免獨處:當男女獨處一室時的特殊情境氛圍,會由於『異性相吸』緣故而產生『化學情愫』,這甚至可以衝破、跨越你想不到的年齡、理智、倫理上的界線。」

呂秋遠說,「所以小編跟他媽共處一室,就會跨越年齡、理智、倫理的界線?寫這段話的人,是不是日本的愛情動作片看太多?」

6.「男女生理心理大不同:男生往往有其獵人般的天性本能,因此若非在『合法婚姻』內發生性行為,男生在得著獵物後會不易滿足,會有想繼續尋找下一個『獵物』的本能。女生婚前把性給出去時,是更容易對所發生性關係對象產生強烈『情感依附』,掌控慾更強烈,因此常會被誤以為是嚴重『公主病』。」

呂秋遠強調,「男人有沒有獵人天性,我是不知道啦!但是,在合法婚姻內發生性行為,男人就不會想要繼續尋找下一個獵物,這是要講給誰聽?而女人發生婚前性行為,就會發生情感依附,這真是心理學的一大創見,這群人到底把未婚的人當作禽獸,還是認為婚姻治百病?」

逐一打臉!呂秋遠批「胡亂詮釋宗教」

PPT圖卡一共有7張,呂秋遠逐一提出論點打臉,最後呂秋遠總結,宗教是無辜的,有病的是胡亂詮釋宗教的人,這份基督教論壇報,適合在康熙年間發行,不適合在2021年的3月。

呂秋遠還說,「看到這群人用不正確的性別平等觀念在論述婚前性行為,甚至不惜用『拆禮物』來形容這種事,我嚴重的懷疑,他們的禮物,能不能一拆再拆,還是只能拆一次就沒有了。」

婚前不能「拆禮物」?宗教團體守貞宣導 律師怒了 | (翻攝基督教論壇報,原文已下架)
(翻攝基督教論壇報,原文已下架)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