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筠庭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COVID-19 AZ疫苗開打在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表示,18歲以下青少年列為不可施打AZ疫苗的對象;懷孕、可能懷孕、正在哺乳之女性,則應謹慎評估施打效益及風險,再決定是否施打AZ疫苗,但如果這些族群是第一線醫護或特殊外交工作人員怎麼辦?醫師林靜儀認為,還是可以與醫師討論。
孕婦、18歲以下何時可打疫苗?她:先等全世界結果
林靜儀1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有很多朋友問,COVID-19疫苗,孕婦和18歲以下是否施打?以指揮中心的疫苗施打優先順序來說,50~64歲民眾已經是第九個施打順序,簡單來說就是「暫且不要施打,持續戴好口罩和勤洗手」;再簡單一點講就是:先等全世界施打結果再說。但是學理上來說呢? 懷孕中的醫療人員呢? 18歲以下但是在醫院實習的醫療人員或學生呢? 目前看起來,她認為最終COVID-19疫苗可能會像每年的流感一樣,例行施打;到時候應該孕婦也會在施打建議之列。
指揮中心建議孕婦評估施打風險!林靜儀曝原因
但為什麼現在還不建議孕婦施打?林靜儀指出, 除非特別針對特定族群設計的疫苗,不然,多數疫苗在人體試驗階段,會排除孕婦和兒童等敏感或特殊族群;這是一般研究倫理的考量,更不用說這幾個緊急授權的COVID-19疫苗。但是,最終這些藥物、疫苗還是必須在孕婦、哺乳婦女、幼童使用,所以,有些藥品可能會在一般成人臨床使用一段時間,再開啟敏感或特殊族群的研究,取得特殊族群的適應症,或者,就是由臨床使用個案中「後來發現懷孕」個案的追蹤與預後分析,取得資料來做安全性佐證。
林靜儀表示,譬如之前某國外疫苗在某些國家未開放65歲以上民眾施打,因為在人體實驗階段如果沒有納入足夠的65歲以上個案,其適應症就不會直接開放給65歲以上民眾;但是在累積足夠數量的65歲以下施打數,得到更多安全證據,或者疫情嚴重國家開放65歲以上族群施打的追蹤結果,未出現與65歲以下施打併發症或副作用表現明顯差異之後,就會逐步開放65歲以上的施打指引。
林靜儀以台灣已經施打超過10年的HPV疫苗為例,在疫苗仿單和施打注意事項中,都建議個案如果在完成完整三劑施打之前,不要懷孕,可是,懷孕這件事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有「意外」,一開始可能有些個案會因此考量終止妊娠,但是在愈來愈多繼續懷孕並且分娩的個案報告在期刊上分享之後,醫師們就有臨床預後資料可以參考之,對於在施打疫苗過程中意外懷孕的婦女,就有更多個案追蹤結果,可以提供為參考、避免沒有必要的憂心終止妊娠,甚至有後續的施打指引。
醫護、外交人員若懷孕 她建議仍可與醫師討論
林靜儀最後指出,簡單來說,台灣是國內幾乎無疫情的國家,所以國內敏感族群的施打,就慢慢等待國外數字,而指揮中心的施打規劃也應該會參考國外經驗和研究分析;但是如果是在第一線接觸感染個案的懷孕醫療人員,擔心工作過程的高度風險,或者特殊外交工作人員等等,我認為還是可以與醫師討論,查閱國外個案報告,給予適當的防護措施。這也就是所謂「非適應症使用Off Label Use」。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