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台灣疫情升溫,衛福部鼓勵民眾下載「臺灣社交距離APP」,但最近網路上開始謠傳說,下載這款APP會導致個資外洩,有侵犯隱私的疑慮,這是真的嗎?來看我們今(6)日的華視打假特攻隊。
衛福部長陳時中:「它其實跟打疫苗有點一樣,涵蓋率越高那效果越好。」衛福部長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上,鼓勵大家下載的APP叫做「臺灣社交距離APP」,只要下載後同時開啟藍芽,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曾和確診者接觸過。
臺灣社交距離APP負責人詹仲昕:「它第一個會記錄你的隨機(匿名)ID,第二個會去記錄你曾經遇到裝置的隨機(匿名)ID,所以今天當有一位確診者,他願意把他曾經使用過的隨機ID上傳的時候,裝置就可以去跟確診者上傳的隨機ID去做比對,一般的民眾如果說跟確診者資料沒有接觸過的話,它會呈現的就是左邊這個綠色的畫面,這個APP跳轉的畫面變成紅色的話,那這紅色上面所呈現的,就是你跟確診者的資料比對有接觸。」
但最近網路上卻瘋傳,這款APP會導致個人資料外洩,甚至涉及數位監控、侵犯隱私和人權,網友質疑難道在防疫優先的大旗下,隱私界線和人權保障,就能越來越薄弱嗎?為了確認網友質疑是否屬實,記者實際下載這款APP。
資深記者連昭慈:「我現在就在我的手機實際安裝了臺灣社交距離APP,發現不用註冊、不用登入,更不需要輸入任何的個人資料。」臺灣社交距離APP負責人詹仲昕:「因為它沒有定位資訊,就不會有足跡的問題,那沒有你個人的資料,就不會有指認你個資的問題,也不會有任何的資料被上傳。民眾收到與確診者有近距離接觸的通知,也無從得知他是在什麼時候,哪一天在哪一個地點跟誰有過近距離的接觸。」
社交距離APP記錄的是匿名ID,而不是足跡,ID資料會儲存在手機14天,也就是假設今天是5月14日,我就可以知道自己從5月1日,有沒有和確診者近距離接觸超過兩分鐘。但缺點是確診者必須在確診前就要下載這款APP,同時在藍芽開啟的狀態,APP才能運作,目前全台有60萬人安裝。這款臺灣社交距離APP它不會記錄個人資料,更不會洩漏隱私,網路謠言不要相信,以免製造恐慌,耽誤防疫工作。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