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延誤就醫! 醫曝長者確診4非典型症狀

黃佩華 張肇元 報導  / 台北市

疫情進入高原期,快篩陽視同確診預計周四上路,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特別發文提醒,要解決目前診斷延誤的問題,就要認識65歲以上老人家如果確診的話,在長者身上的非典型表現,這都要靠身邊家人或是主要照顧者,就近的第一手觀察,因為年輕群族的常見症狀,不見得會出現在老人家身上,醫師歸類出4種非典型症狀,呼籲如果發現,就要快點快篩確認,避免延誤就醫時機。

各種量體溫,疫情期間,量體溫已經是生活日常,但怎麼樣才算發燒,國民健康署定義是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大於等於38度,但是介於37.5度到38度之間,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尤其要注意COVID-19在長者身上的非典型表現。

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說:「年紀大的老人他不容易發燒啦,第一個就是他是微溫,他正常不會燒到38.3度以上。」長者的發燒不是青壯年的38.3度,美國感染科學會,認定長者的口溫37.8度一次,或是37.2度2次,就是發燒;老人家久咳不止,用咳嗽或喉嚨痛不好辨識,如果有持續嘔吐或腹瀉的腸胃道症狀,也是確診的表現。

超高齡、巴金森氏症、失智症、或曾經中風的患者確診,可能產生急性腦功能障礙,出現突發性認知障礙的譫妄,像是胡言亂語或是妄想;跌倒也可能是確診後的表現。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說:「急診這幾天已經好幾個案例就是說,他是跌倒髖關節骨折送來是外科,要開刀的時候才發現說事實上他是確診,其實確診才是導致他跌倒的原因,因為確診在這些老人,他們的肌肉比較沒有力量。」

老人家長期肌少肌弱,疫情期間又都待在家,如果感染可能會倦怠、四肢無力,避免肌少症,醫師教你怎麼做。耳鼻喉科醫師莊宇龍說:「先找一張穩固的椅子抓著椅背,做簡單的伏地挺身就像這樣子,第二個動作是坐下來,但是輕輕地碰到椅子上面,這樣可以增加下肢的肌肉。」醫師提醒,如果長者有類似症狀,務必先使用快篩檢驗,陽性就可以儘早投藥,就算快篩陰性,症狀卻沒有好轉,也應該儘快就醫,透過PCR診斷,避免延誤就醫時機。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