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科技啄木鳥 找到199株危木先伐除 | 華視新聞](https://static.cts.com.tw/news/photo/cts/201901/201901151948987_l.jpg)
歐陽廷宣 綜合報導 / 金門縣
拜科技進步,診斷樹木的工作,也可以交給儀器進行探測,先一步發現中空腐朽的危木,儘早處理,避免危及人、車、房舍的安全。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透過這項診斷技術,與金門縣政府合作,花5年時間完成全島含小金門的行道樹與老樹檢測,在不破壞樹體的前提下,運用新技術檢測超過2,000株樹木,找出199株危木建議先行伐除,降低路樹倒伏的風險與提高公共安全。
林業試驗所自2009年起推動樹木健康管理工作,陸續與各縣市政府合作發展樹木風險評估檢測。研究人員先採取樹木外觀健康評量表評估待檢測樹木,再針對有疑慮的病危木,進一步運用應力波檢測技術找出病灶。
金門地區自1950年代推動綠化,經數十年努力綠化,因樹種不同,部份當年的幼樹逐步老化,為了避免路樹無預警倒伏,損及民眾生命財產,影響道路交通與行車安全,金門縣林務所自2013年起連續5年,委託林業試驗所森林經營組團隊進行全島重要行道樹與老樹的健康安全檢查,至2018年擴及小金門範圍,已完成全島10個路段檢測。
研究人員架設應力波檢測儀時,把樹木用8~32組不等的感測探頭圍起來,再一一敲擊,發出「叩、叩、叩」聲響。利用聲波傳導的原理,以電腦軟體運算可判斷內部腐朽空洞的程度。透過這套科技啄木鳥檢查出有問題的樹木,在金門健檢經驗中,命中率百分百!
林業試驗所張彬所長表示,林試所專業團隊在為樹木做健康檢查後,發現不健康的樹木是因為錯誤的樹種選擇、不適當的管理或立地條件,如缺水或過多的澆灌、沒有適時去除病死枝條、植穴過小或覆土過高等問題,以及氣候異常造成樹木折損率高。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