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輔 羅益民 報導 / 台北市
如果說台灣今天的經濟奇蹟,是中小企業提著一只手提箱,所打出來的天下,那麼勞工就是讓老板們在打天下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的最大功臣,也因為他們的合作無間,才累積出了今天社會的富裕,不過自從民國七十六年解嚴以來,勞資之間的關係起了衝突,甚至於越演越烈,本單元介紹以勞資會議來促進勞資和諧的案例。
這不是立法院內非理性的質詢過程,而是公賣局酒類試驗所勞、資雙方針對,週六、週日值班,事後補休的問題,所進行的勞資協商會議,在勞方代表合理而堅定的爭取後,資方終於讓步,同意給予勞方適當的補休日,雖然這只是一場示範觀摩的演出,不過,卻為公賣局酒類試驗所,連續第三年拿下了「勞資關係優良事業單位」的榮譽。
累積三年多勞資溝通的經驗,目前只有九十五名員工的公賣局酒類試驗所,創造了一年比一年更好的營業成績,勞方代表蔡先生並且表示,當公司同意給他們適當的補休之後,他們自然會回報公司。
走進士林電機廠的每一個廠房,很容易會被這個告示牌所吸引,這是廠內員工回饋公司,決定今年一定要達成的生產目標,從已經接獲的定單中分析,士林電機廠今年五、六月的營業額,會比三月和四月高出15%以上。勞方代表陳金塗表示,這幾年公司將薪資調幅公開化,是最令他們感到滿意的地方。此外,對於工作環境和福利措施等問題,士林電機的員工也在多次勞資會議之後,獲得改善,廠內全面空調和寬敞的工作空間,也一改大眾過去對「黑手」的印象。
事實上,為了增強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並且培養「以廠為家」的觀念,士林電機早就將每月營運的情形,列入每月月初召開的勞資會議當中,公開討論,讓彼此都能瞭解對方的立場。
從前面勞資雙方休戚與共的關係當中,我們不難發現,內部的協調和溝通,才是化解勞資衝突,和進而增加彼此利益的最佳方式,勞委會主任委員趙守博認為,近來勞資衝突大為緩和,就是拜勞資雙方逐漸形成共識之賜。
趙主委更進一步指出,七十八年和七十九年兩年當中,因勞資爭議而損失的工作人日,已經從24157天降為只有828天,這個統計數字充分說明了,這二年各事業單位,以內部溝通取代罷工抗爭的運動方式,至於什麼是坐下來談的最佳方式呢?當然就是勞資會議了,根據勞基法的規定,事業單位必須每個月召開一次勞資會議,代表出席的人數則是雙方對等,至於主席則由勞資雙方輪流擔任,。化大學勞工所的張天開所長,以西德、日本為例,說明了勞資會議的重要功能。
當韓國、菲律賓、南美等發展條件,優於我們的國家,正為到處罷工所導致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秩序惡化而苦惱的時候,我們應該慶幸我們已經從非理性的過渡階段中走出,所謂「勞資同船渡,利害相關護」,因此,勞資雙方也只有在互利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真正獲利。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