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中部3大水庫包括明德、鯉魚潭、德基水庫目前蓄水率均低於10%,德基雖因近期降雨有部分回升,但與20日相比僅增0.3個百分點。此外南部曾文水庫也正式降到10%以下的9.2%,阿公店水庫也已低於15%。
面對台灣水情嚴峻以及全球早已進入的氣候緊急狀態,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召開的「氣候緊急行動系列國際論壇之一:水|水即未來」國際論壇,集合產、官、學、研共同探討氣候緊急狀態下的因應對策。會中對於同時解決「長時缺水」及「極端強降雨」的兩極難題,成為論壇亮點。
台南市黎明中學建校60年來頻受淹水之苦,羅家強校長表示,該校自從2015年施作JW生態工法鋪面,使校園改造成為無排水溝的生態永續綠校園後,不但改善過去校園淹水的窘境,更在2018年823南台灣大淹水中,堪稱「洪水中的孤島」,更將暴雨轉為水資源,並在近期缺水時期,黎明中學仍擁有自有的永續水源,而無需擔心缺水。
同樣也曾經遭受嚴重淹水又缺水的新北市汐止中正區,該社區發展協會傅玲玉理事長也分享了低碳海綿生態道路近10年科研實績驗證。社區將原有瀝青道路拆除,並將原臭排水溝改造為地下水庫,自JW會呼吸道路興建完成後枯水期從未缺水,豐水期也未溢出,水質清澈,證實已終結了水旱災害與水污染,並創造永續乾淨水源。
論壇中提出「城市水銀行」倡議,要將經人為開發的土地藉由運用生態工法變得更透水而且更保水,在都市即可達成將地面水轉化地下水以彈性調度的「水銀行」設計理念,將雨水進行強力「儲蓄」轉為珍貴資產,也就是只要有雨,不論是暴雨或是綿綿細雨,可以完全收納,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樣的設計可解決台灣雨水多卻留不住的問題,改變以往只能如同「過路財神」般,最終只能成為「月光族」,對水資源捉襟見肘、只能債留子孫的不永續窘境。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汪中和表示,全球暖化衝擊促使水資源減少,台灣應該要邁向「都市海綿化」來儲留雨水,更可以達到減溫、防洪、抗旱的作用,將回收水利用在農業、工業、生活用水等。他建議,水價合理化議題未來也應持續研議。
JW生態工法發明人、品岱董事長陳瑞文指出,這項工法有超過100多個國家,以及1000多個NGO團體的肯定,2017年榮獲了國際道路協會(ITF)「全球道路成就獎」研究類的唯一首獎,以及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2金1特別獎。22日來自聯合國專案廳的關注,更增添生態工法是全球公認「城市水銀行」的最佳工具。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就是要修復地球,這次發起倡議的主因就是希望從今天開始行動,用生態工法來修復地球,讓我們一起終結水旱災害,不僅侷限在台灣的水旱問題,更是全球水資源的問題,攜手永續地球水循環責任。
【特別企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