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曾向多國承諾優先提供新冠疫苗,這讓國際觀察家們擔心,中國可能利用「疫苗外交」,進一步拓展其影響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多次明確表示,「中國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願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率先惠及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
的確,中國與40多個非洲國家簽訂有「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合作備忘錄,這讓許多人認為,中國在發放疫苗時可能會優先考慮非洲,而不是其他發展中國家。
不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中非研究專案主任博黛蓉 (Deborah Bräutigam)向德國之聲表示,在首批疫苗分配劑量有限下,北京不應自行決定優先順序。
她說:「北京要在這43個國家中選擇一些先發、一些後發,這將是個問題。所以我預計他們會做的是通過世界衛生組織來操作,世衛已經有一個COVAX全球新冠疫苗計劃。」
博黛蓉強調,中國應該承諾為發展中國家獲得疫苗提供更多資金。她說:「中國已經承諾希望將這種疫苗作為一種全球公共產品。但全球公共產品需要融資。」
博黛蓉認為,雖然中國已經承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美元資助,但仍遠遠不足。而這樣的資助並非「交換條件」,而是讓人感覺到中國在做正確的事,反映中國在這個議題上的領導地位。
她提到,在非洲,疫苗的可獲得性會是一個問題。她說:「我們現在全世界有好幾種不同的疫苗和正在研發中的疫苗,已經走在前面的疫苗需要一個冷鏈,這個冷鏈有相當大的限制,必須要在非常非常低的溫度下運送。所以你必須要有電,要有交通工具。這些都是會有問題的。」
她認為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運輸和物流挑戰,所以北京正在與COVAX、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世衛組織以及所有的衛生部門合作。
非洲一帶一路債務何解
除了疫苗之外,中國的另一個難題是在非洲國家的債務。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的中國非洲研究計劃,中國在過去20年裡為非洲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了價值1480億美元的資金,是非洲大陸最大的雙邊貸款人。
中國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呼籲,要求對非洲債務國進行貸款重組。這些國家包括安哥拉、贊比亞、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
根據《南華早報》,北京開始鼓勵中國民間企業協助,共同提供資金,將公共債務融資慢慢轉向一種新的公私合作融資方式。比如在高速公路的建設上,可以通過道路收費等費用來償還成本,這樣「可以降低還款風險,利潤也更高」。
然而國際發展咨詢公司Development Reimagined負責人萊德 (Hannah Ryder)表示,這種安排是有風險的。
她以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80年代在非洲各地引入的公私合作為例指出,這樣可能會削弱公平獲得公共產品的機會,最終造成更多貧困現象。
萊德認為,雖然中國官方對公私合營越來越感興趣,「但中國本身在國內對公私合營的經驗參差不齊」。
另一個方式就是入股,像是津巴布韋的Hwange燃煤電站,除了由中國水利水電集團投資了約1.76億美元之外,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了10億美元的優惠貸款,佔15%的股權。中國水利水電建設也投資了贊比亞的Kafue Gorge Lower水電項目。
中國最高法院任命非洲代表
另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在非洲耕耘越來越深,《南華早報》12月14日報導,中國最高人民法院任命4名非洲代表組成法律團隊來處理相關爭端。
新聞指出,有24名成員的國際商事法院專家委員會加入以下代表:烏干達前首席大法官卡圖雷貝(Bart Katureebe)、尼日利亞前總檢察長兼司法部長奧霍(Christopher Adebayo Ojo)、阿爾及利亞法官、聯合國布隆迪問題調查委員會前主席奧古斯(Fatsah Ouguergouz)和埃及開羅國際商事仲裁區域中心主任塞利姆(Ismail Selim)。
該委員會還包括11名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士,香港和澳門也各有1名,以及其他7名外國人,他們將在未來4年內任職。
根據《南華早報》,牛津大學副教授伊利(Matthew Erie)認為,中國這個做法是想要向外界表示,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對外是「包容的」。
非洲建設性解決爭端中心創新和培訓經理路皮亞 (Martin Rupiya)則說,這項任命將 「為解決爭端的正式程序提供一個當地面孔」,表現出對非洲大法官的一些尊重。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鄒宗翰
新聞來源:德國之聲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