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7 21:30

埔里人文「騎」遇記

埔里人文「騎」遇記 | 華視新聞

綜合報導  / 南投縣

人生大轉彎雖然看似驚險處處,跨過後,卻找到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哇!」「真的假的?」「原來是這樣!」在「順騎自然」腳踏車租賃店帶領的單車小旅行中,不少團員在導覽員詹羽辰的解說中恍然大悟、嘖嘖稱奇。沒想到的是,眼前這位對埔里瞭若指掌的導覽員不是當地人,他從台北搬到這兒才三年多而已。

台北人+埔里人的單車店

成為島內移民,詹羽辰說是「無心插柳」的決定。原本在台北從事營建業,但長期對於工作內容或客戶理念的不認同,讓他決定順著心裡的聲音轉行,並挑了一個最能親近土地的職業──農夫,在朋友介紹下來到埔里。然而堅持採自然農法耕作的他,收入不太穩定。「好友阿凱看不下去,找我來帶單車團。」就這樣,詹羽辰一頭栽進埔里的單車行世界。

阿凱本名陳巨凱,是「順騎自然」的老闆,同時經營三家民宿。他認為埔里的重要資產就是人文薈萃及生態豐富,非常適合發展在地觀光產業及深度旅遊。這個小鎮的面積走路走不完、開車又太快,不如利用腳踏車串聯各個景點,加入探索、參與及導覽。他積極拜訪眾多業者串聯景點,設計超過十種DIY 課程,豐富埔里單車小旅行的內容。

路線規劃為了安全,盡量避開大馬路;為了有趣,每騎一小段就有個景點可以下車走走;為了舒適,坡度起伏不能太大。諸多考量後的方案出爐,以半天為節奏,將埔里分為西北半鎮與東南半鎮,繞一圈約莫二、三個小時。

營建背景讓他在介紹廟宇、老建築時特別專業,現在又是農夫,能不時為遊客來場食農教育。尤其每次跟大家說:「茭白筍是稻米的變種」時,遊客都忍不住驚呼,屢試不爽。

西北半鎮閒逛特色社區

埔里西北半鎮保有濃濃人文感與產業發展軌跡,小型加工業曾盛極一時。從中山路與西康路的老街區出發,逛逛山里好巷獨立書店、華國戲院,遙想日治時期「埔里西門町」的熱鬧。再走訪敲敲木工房,聽著五、六零年代聖誕節前,埔里小鎮趕製木工品的盛況,再親手體驗木藝品DIY 的樂趣。

走過產業起落,單車繞進尋常百姓家。騎入籃城社區欣賞巷弄壁畫後,往前到公田溝賞鳥,聽農友解說茭白筍的生長情形,感受農村日常。鐵山社區則是埔里好水的源頭,行車至社區內的鐵山洗衣場,脫下鞋襪踏踏沁涼的泉水,感受古早浣衣的樂趣。最後,在烏牛欄手作巧克力花園捧一杯香醇濃郁的熱巧克力,回味西北半鎮豐富的人文風采。

東南半鎮享受林間小道

若想親近埔里自然與田野風光,則可選擇東南半鎮路線。從有「演習林」之稱的日治時期林業試驗所啟程,穿過樹林,帶著鼻尖的木香轉入田間產業道路,沿途大片茭白筍田的筍葉與人等高又叢密,一騎進去就被綠意淹沒。轉出田野更是驚喜,一座黑板樹小森林,直聳的樹身拔地而起,僅有小徑容車身通過,猶如異國秘境探險。穿出黑森林,金色暖陽越過靈巖山寺灑落,分外平和靜謐。

要是想為旅程加碼,可到豐年生態農場親手採菇,現採現煮滋味鮮。飽食後再跨上鐵馬,經過一大片農家草地時,竟見到黃牛群悠閒吃草,一群「都市俗」們忙著拍照證明:「我有看到牛耶!」時間好似在黃牛嘴裡緩緩咀嚼、流逝。斜陽中,行至地母廟歇個腳,綠屋瓦、藍屋脊、紅屋簷的閩式建築,繁麗莊嚴。合十參拜後,騎入哲學之路,最後沐浴一次山城林蔭,再到18度C巧克力工房,拎一盒甜蜜的回憶回家。

埔里人作伴 生活新轉彎

兩條路線中,西北稍有坡度,東南半鎮平緩,但都算老少咸宜。如果體力不錯,可以騎上埔里東北方的虎頭山,遠眺整個埔里鎮。想考驗體力極限,還可從埔里沿著台十四號直攻清境農場、武嶺、合歡山。

如今詹羽辰帶起導覽駕輕就熟,六十八年次的他轉眼也要四十歲了,步入中年前的人生大轉彎雖然看似驚險,卻在這裡找到生活的另一種可能。美景渾然天成、氣候冬暖夏涼之外,更重要是這裡的人讓他覺得有伴,「埔里雖然小小的,但是很團結,一有議題就很多人跳出來做,很熱血。」下次,試試騎單車遊南投吧!

新聞來源:遠見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