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6 10:40

印度超越無現金社會 「金融普惠」商機無限

印度超越無現金社會 「金融普惠」商機無限 | 華視新聞

林讓均  / 台北市

印度總理莫迪為打擊黑錢,2016年底的「廢鈔令」打響印度金融數位化的第一槍。目前印度銀行帳戶逾3.1億個,數位身分認證已超過12億組,民間與官方共創「金融普惠」的商機,正在蓬勃發展。

「像這樣,對準條碼掃描,就能付錢了!」額頭點著一顆紅硃砂、身著印度傳統長袍的印度文化導遊庫柏塔(Girish Gupta),在印度西部大城亞美達巴德一家服飾店,拿著手機操作Paytm說,連他這樣的「老古董」,現在都不帶現金出門,有手機就搞定了。

對拍照有種迷戀的印度人,現在拿著手機除了自拍之外,就是拿來掃碼付款,簡直成為印度的新全民運動。即便在有400年歷史的新德里古老街市「月光市集」或城郊雜貨店,都能看到第三方支付業者的QR code立牌。

Paytm潛力驚人 阿里巴巴入股

有「印度電子錢包之王」與「印度支付寶」之稱的Paytm,是這股數位支付潮流的大贏家。2010年創立的Paytm,近年來還獲得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螞蟻金服入股,持股四成,成為Paytm大股東。

如今,一年平台上經手的交易量達290億美元,印度有700萬個實體商家接受Paytm。

Paytm快速竄起,與2016年11月印度政府下的一紙「廢鈔令」息息相關。當時,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為了打擊黑錢,500、1000盧比的舊鈔被廢止,86%的流通紙幣一夕卡住,民眾只好使透過手機付款。

廢鈔後一個月,Paytm的交易筆數迅速攀升到每日600萬筆、陡增3.5倍、日增50萬新用戶。目前,印度已有近1/4的人口、超過3億人使用Paytm電子錢包。

根據印度央行統計,廢鈔後半年印度的現金流通量形同腰斬,陡降一半,如今才回升到廢鈔之前水位。

儘管如此,印度人的支付習慣卻回不去了。過去兩年,印度人的數位支付比率增幅超過七成,以銀行轉帳、借記卡(金融卡)也成長六成,而現金支付卻少了兩成多。

「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印度可從『少現金社會』過渡到『無現金社會』!」莫迪以政策引導印度數位支付走勢,但「廢鈔」只是開第一槍,「JAM三位一體」(JAM Trinity)政策才是讓民眾改變金融消費習慣的最大推手。

JAM政策 改變平民金融行為

J,是金融普惠政策(Jan Dhan Yojana),零元也能開戶,鼓勵民眾開立銀行帳戶,曾締造一週開啟超過1800萬帳戶的金氏世界紀錄,目前總帳戶數已逾3.1億。

A(Aadhaar),是「數位身分認證系統」,每一個住民都能申請一組12碼、代表自身的獨特身分認證號碼。目前有超過12.1億組號碼。

M(mobile phone),是指印度手機滲透率,已有11.9億張手機晶片卡。

印度政府幾乎是強迫式地,要民眾將這三者:手機門號、Aadhaar身分號碼與銀行帳號綁在一起。如此一來,用戶只要透過手機中的「統一支付介面」(UPI, Unified Payment Interface),即能互相轉帳,收款與支付。

而管理Aadhaar系統的「單一身分認證局」(UIDAI, The Unique Identification Authority of India),還推出指紋辨識來認證金融服務,未來還計畫導入虹膜與臉部辨識技術。

電子錢包遇危機 借貸競爭激烈

然而,在這場由政策掀起的數位大潮中,政府可能從莊家,反過來成為Paytm這些民間電子錢包業者最大的競爭對手。

「電子錢包正走向死亡,因為當你可以直接透過手機轉帳匯款,誰還會想先去為電子錢包儲值、再轉帳,多費一道功夫?」

新創加速器startupbootcamp的孟買FinTech基地總經理薛媞(Sweta Shetty)解釋,2016年底,「印度國家支付公司」(NPCI)開發一款App「BHIM」,透過這款App上的統一支付介面,可以直接連結用戶的各主要銀行帳號,無須逐一進行各別的身分認證,就能跨帳戶接收與支付款項,且無需手續費。

眼見BHIM一舉連通各主要銀行帳戶、大舉吸引用戶,以Paytm為首的行動支付業者也陸續納入BHIM作為收、匯款選項之一。還著手開發更多的金融服務,觸及各個FinTech(金融科技)面向。

印度資誠(PwC)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柏格維(Vivek Belgavi)指出,印度大約有1500個大大小小的FinTech新創公司,其中一半是過去兩年成立的。

身兼印度資誠的金融服務暨金融科技領導人,柏格維表示,目前印度FinTech主要聚焦在行動支付領域,但像是另類借貸、資產管理與保險都是潛力項目。尤其另類借貸(alternative lending),已是下一個兵家必爭的激烈戰場,去年印度已有超過225個相關業者。

例如從商家端起步、提供線上支付服務的龍頭業者PayU,去年以1100萬歐元併購德國線上借貸業者Kreditech,推出PayU Mondeo服務,讓消費者可借貸來支付線上購物,額度最高可到2000美元(約台幣6萬元)。

另外,背後大金主是南非跨國媒體集團Naspers的PayU,也投資基地在印度南部科技大城「班加羅爾」(Bangalore)的線上信用借貸新創Zest Money。

「無現金社會是目標,但『普惠金融』才是商機之所在!」基地在孟買的PayU印度總經理庫柏塔(Jitendra Gupta)表示,九成以上的印度人口無法觸及金融體系、太多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好在三位一體的政策,正好可以補足消費者服務的最後一哩路。

曾是線上支付品牌Citrus Pay創辦人的庫柏塔,2016年將Citrus Pay以1.3億美元賣給PayU,創下當時印度FinTech圈最高紀錄。

堪稱FinTech金童的庫柏塔表示,最大的金融服務缺口之一,就是「信用」。印度13億人口中只有2500萬人有信用卡,但至少3億人有信用需求,市場潛力極大。

因此,PayU又創立了一個金融服務次品牌LazyPay,功能就像是一個沒有實體卡片的線上信用卡,可讓消費者以信用消費、延後付款,主要用在購票、餐飲等小額消費上,上限是10萬盧比(約台幣4.5萬元)。

而信用的取得與額度,主要取決於消費者的KYC(客戶適格性)調查、線上消費行為以及還款紀錄。

PayU重兵部署在線上信用借貸服務,打什麼算盤?「未來兩年,信用業務將成長超過五成,因為需求很大、利潤也高!」庫柏塔解釋,支付的手續費只收1.5%,而印度銀行利率就高達8~9%,因此線上信貸的利息可上看20%。

智慧手機普及 締造「數據富有」

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也為這一股數位趨勢推波助瀾。

印度手機大廠LAVA董事長萊伊(Hari Om Rai)指出,印度超過六成人口擁有手機,市面上約有4.5億支機能手機、3.2億支智慧手機,也就是智慧型手機已經占了手機市場的四成,而且成長速度居全球之冠。

「印度是『數據富有』(data rich)早於『經濟富有』(economic rich)的市場!」萊伊表示,印度數據量成長飛快,一年半之前,每月才2億GB的數據量,現在每月產生26億GB,超過中、美、日與韓四國數據量的總和。

他指出,高度連通的手機、帳戶網絡以及海量數據,成為最佳創業原料,催生了許多微型金融服務新創,再結合印度原本的軟體研發優勢,勢必讓印度FinTech有跳躍式演進。

例如,當初信用卡花了18年才觸及每月10億筆交易門檻,但印度UPI系統卻花18個月就達到了。

此外,柏格維表示,印度很擅長「低成本、大規模」的商業模式。像是結合AI研發優勢開發機器人理財與客服,搭建低成本的數位資產管理平台,來搶攻印度中產階級的資產管理商機。目前印度只約3%人口進入證券市場。

目前,印度FinTech大本營位於原本即是金融中心的孟買,但薛媞指出,孟買成本太高,加上班加羅爾是科技大城、有最完整的工程人才,已有不少FinTech新創團隊選擇南向紮營。

印度FinTech產業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達29%,遠勝於全球平均20%,吸引許多國際大咖也搶著來參一腳。

像是Paytm背後有阿里巴巴、日本軟銀撐腰,PayU有Naspers,就連臉書旗下的Whatsapp、Google都搶著來印度,開發專屬的行動支付App。電商領域,則有美國零售巨擘沃爾瑪(Wal-Mart),以重金併購有「印度亞馬遜」之稱、印度最大電商Flipkart。

看來,原本93%人口無法觸及傳統金融體系的印度,在「金融普惠」政策的帶領下,將不只是「無現金」,印度FinTech還很有得玩。

新聞來源:遠見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