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才剛從學校畢業,就能立刻當選全國百大青農,全台灣大概只有陳昀鎂一個。
三年前,1988年生的陳昀鎂,當時約25歲,準備從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前身為農業推廣所)畢業,老師告知她,農委會正在遴選百大青農。
當時家中三公頃的龍眼園正好進入採收期,兩個弟弟和妹妹仍在念書,她於是決定回到台南東山這個全台龍眼最大產區,協助堅持用傳統土窯烘龍眼乾的父親行銷。
「獲選百大青農成為我全職投入農業的契機,」陳昀鎂坦言,當初要是沒選上,缺乏外力奧援,返鄉從農之路勢必更辛苦。
陳昀鎂雖長得高,但顯柔弱,很難想像她從小就在爺爺留下的龍眼園幫忙,「暑假不能出去玩,都待在家採龍眼、剝龍眼,」她捲起衣袖和褲管,秀出手腳練出的肌肉。
小時候陳昀鎂告訴自己,唯有好好念書才能脫離農業這個環境,長大後她卻深刻感受到力不從心。
她猶記,八八風災那一年,台南下了場好大的雨,龍眼全被打落在地,照理說龍眼產量歉收,價格應像其他水果或葉菜一樣往上攀升,沒想到收購價卻始終文風不動。後來才得知,市場上不少盤商進口泰國的果乾混充,只要加點焦糖色素和甜味劑,再混入一點柴燒龍眼乾,一般消費者根本難以辨別。
扭轉弱勢農民 轉念農研所
目睹農民在行銷上的弱勢,陳昀鎂從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後,立刻轉念農業推廣研究所,矢志幫助不懂行銷的山區農民。
「其他產業可以守舊,但龍眼沒有條件,」陳昀鎂嘆氣說,就連台灣最大的烘焙業者為考量成本,也寧可拿進口龍眼乾混合。
談起自家的龍眼乾,陳昀鎂很有自信,堅持全程柴燒,龍眼木放進土窯裡,用紋紋細火緩慢烘烤,技術好到連籽完全烤乾,外殼卻沒烤焦,「傳統土窯柴燒烘焙的龍眼乾,帶有濃厚的柴燒香氣,果肉厚實香Q,甜而不膩,」她說。
這樣一顆顆香甜的核果需要用汗水及緩慢且苦悶的等待換來。每年7、8月龍眼盛產時,早上5、6點就採果,當天晚上全數送進窯烘烤。
古法烘龍眼乾費時費工又費力,每兩個小時添一次柴,24小時不能停火,連續五、六天翻攪龍眼,還要監控火侯,火不能太大,也不能不足,平均三斤鮮果才能烘出一斤帶殼龍眼乾。
翻攪龍眼的過程,外面太陽曬,屋內土窯溫度也高,還不時冒出陣陣白煙,光是站在裡面不動,汗就沒停過,眼睛也會被粉塵和柴煙燻得睜不開,甚至眼淚直流。
為了改善烘焙環境,五年前她父親找來老師傅,用紅磚另砌新窯,除了擴建成八口灶,也導入機械天車輔助,利用動力把龍眼乾從爐上挪移到空地手工翻面,不用像以前必須進入土窯翻烤,飽受煙燻之苦。
「導入天車動力移動後,受熱更均勻,提高龍眼乾的品質,」她笑說,很多消費者看到龍眼殼的淺白色澤,以為是把新鮮龍眼放進電爐乾燥,但其實每顆都是柴燒。
尋新吃法 開發桂圓地瓜酥
陳昀鎂留日的指導教授蔣憲國也經常協助她。她家的龍眼樹,平均樹齡約20、30年,最老的50年,一直採粗放式管理,不疏果也不修枝。返鄉後常有人問她,是否考慮改有機栽種,與當地其他龍眼戶做區隔。
正當猶豫不決時,蔣憲國提醒她,日本有一種低投入農法,農藥和肥料減半,既兼顧產量,又能達到安全農產品的標準。
從那時起,她只在期初施用低劑量農改場推薦的用藥除蟲,最後把樹葉和烘乾的龍眼殼丟在果園當肥料,讓果園自成一個生態系,還吸引不少樹蛙、鳥類和蜜蜂進駐。
陳昀鎂對這個傳承三代的家業貢獻最多的仍是「銷售」。
一心想翻轉龍眼經營方式的她,為了徹底擺脫盤商的剝削,讓辛苦付出的家人能獲取合理利潤,建立品牌「山頂壯圓」,主動找電商、超市或烘焙業者合作,目前已在四、五家電商平台上線銷售,消費者也能在兩家超市買到她家的龍眼乾。
只要不是農忙時期,都能在全台各大展售會看到陳昀鎂的蹤影,即使龍眼乾比別人貴一倍,銷售仍羨煞眾人,台北希望廣場員工們就公認她是有史以來龍眼乾的銷售冠軍。
陳昀鎂也不斷思考,除了做成八寶粥、甜米糕、桂圓蛋糕、桂圓紅棗茶外,龍眼乾到底還能有什麼用途,她甚至還因此去上烘焙課。
皇天不負苦心人,陳昀鎂如願開發了市場獨有的「桂圓地瓜酥」,半年就熱銷了5000、6000包,這也給她打了一劑強心針,繼續開發創新吃法。
每年都在思考如何調整銷售策略的陳昀鎂不諱言,事情接踵而來,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問她會不會後悔投身農業?陳昀鎂難得正色說,明明是一項很有地方代表性的特色產品,也很有國際競爭力,卻愈來愈少年輕人願意投入,才讓柴燒龍眼乾產業逐漸式微,「我希望消費者都能明白柴燒龍眼乾的美味,也盡力讓這麼好的產品不會隨世代更迭而淘汰。」
新聞來源:遠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