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0 18:12

高教夢碎系列檢討之五 國際觀的迷思

通過在地與國際觀的連結,讓品格優化;有端正品德,才不會處處走偏鋒,這仍是教育重要的一環。
教育進程絕不能劃地自限,國際觀是個培養指標。只是外語能力強弱,卻是台灣教育缺失的指標,尤其在偏鄉益形嚴重。於是均一中小學在台東授課,也不得不招聘多位英語老師與外籍師資,期待原住民、弱勢孩童把英語學習好。

偏鄉教育的失衡與落差,在於教育行政與資源分配不均。

行政方面,台灣面積雖小,但地形、交通上,仍有其不易通達的地方,即使可以依賴網路取代馬路改變,問題是網路的交通動線也要通達。其次才是如何把優秀老師送進偏鄉,行政作業上該作何種改變?包括讓有熱忱的自學者,順利取得偏鄉教師資格。

在資源上,偏鄉家長所能提供的教育經費相對少,政府又該扮演何種角色?對於偏鄉弱勢學生而言,他們缺乏經費,少了家長支持,總希望在高中畢業後就有就職能力,等到賺了錢日後再進修。所以弱勢家庭的處境,一直是原地踏步,如果沒有外力的經費投入,是無法改變的弱勢環流。

就嚴長壽個人想法是,讓弱勢學生把英語學好,就可以跨過學習門檻。所謂的「弱勢拔尖」動作,第一優先就是把優秀的原住民學生,送到外國進修;即使經費的問題無法解決,已經提升的外語能力,可以讓孩子們隨時隨地上網,進修哈佛、史丹佛大學的磨課師課程,也是直接的收穫。

再來則是檢討「不必要學習的時間」。台大教授葉丙成曾說過,現在的大學生可以把4年課程在2年內讀完,然後把剩下2年時間拿去實習。造成這種時間的浪費,正是校園提供太多垃圾課程,形成不必要的學習。

對於孩子們的教育,先尋求在地連結,找到自己優勢來啟發天賦,就不會被扼殺創意;外語能力強化,可以和國際連結,用正向來創新,才不會有負面看世界隱憂。

通過在地與國際觀的連結,讓品格優化;有端正品德,才不會處處走偏鋒,這仍是教育重要的一環。(5-5)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