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 18:28

高教夢碎系列檢討之四 讓孩子發揮天賦

小孩子有天賦嗎?這絕對一個肯定答案。對於孩子天賦的訓練,首要條件在於不要畏懼學習,不要對知識產生排斥;相反的,要對知識產生好奇,才會自己找答案。台灣的孩子太多乖乖牌,上課有疑問不敢講,又如何能讓天賦在成長中發酵?
小孩子有天賦嗎?這絕對一個肯定答案。在多數大人眼中,智慧型手機功能複雜,可是多數小朋友,往往可以輕易上手,甚至於還可以成為指導者,這就是小孩子不容許他人輕忽的天賦。

在現在教育環境下,家長如果無法轉念,很可以還會做出揠苗助長行徑。嚴長壽說,公益平台基金會的LOGO就是「大人蹲下來搭起舞台,把孩子抬起來。」嚴長壽直指,開發孩子天賦,才能連結在地,接軌國際。

嚴長壽推動的教學模式,是一門學程如果有18堂課,也許老師只上12堂,儘可能把孩子教懂,剩下6堂或8堂課,讓孩子自己探索,而不是體制內教學的模式,把每一堂都塞得滿滿地,再讓孩子考試、做練習題來學會。

同樣的,即使是考試,也不會是體制內的,在45分鐘內交卷;而是給孩子2個小時測驗,考到哪一題孩子不會,老師就立刻教到他會。畢竟測驗目的,不是刁難孩子,而是讓孩子了解自己不足,然後再由老師教到會。

在世界走進地球村,產業技術加速融合時。台灣也已經從產業代工,走向產業創意時代。過去只要依國外下單的內容,依樣劃葫蘆即可完成使命。現在是要自己創造新產品,才有更多毛利可言。

如果以智慧型手機利潤分配來看,台灣都只是處理代工這一階段,能收到的毛利都被壓到10%以下,甚至於連5%都不到,可是蘋果卻可以賺到90%以上,這就是創意比代工強的地方。這代表著,每一個產業到每一個人身上,都必須有能力「原創」,才不會被取代。

「原創」是沒有辦法靠考試來強化,不同的天賦,就要有不同學習發展路徑。對於孩子天賦的訓練,首要條件在於不要讓孩子畏懼學習,不要對知識產生排斥;相反的,要讓孩子對知識產生好奇,當孩子產生好奇,才會自己找答案。

台灣的孩子太多乖乖牌,上課有疑問不敢講,又如何能讓天賦在成長中發酵?(5-4)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