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報
記者/方執善
「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這一句話出自世界最暢銷圖書之一的《小王子》,也是《報導者》總主筆楊惠君最喜歡的一句話,除表達她對新聞的追求,也展現出她不服從於權威的態度。
楊惠君對於新聞真相的執著,也反映在17年前,台北爆發SARS疫情的期間。礙於當年的疫情指揮中心沒有完整的通報系統,當時擔任《民生報》醫藥記者的她,為了可以留在醫院裡追求一手的新聞,甚至穿上了醫院行政人員的制服,回想起來,她仍歷歷在目。
她說,當時的她,每天凌晨都會守在電腦前,等待其他家媒體更新新聞,「只要看到其他媒體有獨家,便會感到非常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她有一次甚至在一天裡就寫了11篇新聞。從疫情的高峰期,到後續的恢復期,對於那半年,她直言「那時候跑新聞真的很慘!」
而如今冠狀病毒再度席捲全球,身為報導者總主筆的楊惠君也正在製作《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的系列專題報導。回想那個資訊稀少的年代,她感慨地說,資訊時代的美好,在於提供了許多無門檻的訊息。
她調侃說,相較於現在資訊的爆炸,對比十幾年前的報社,還是電報的時代,當時為製作關於諾貝爾醫學獎的專題,報社還特別預留了一整版。所收到的電報上,卻只有「細胞膜水通道」這幾個字,完全不能用,最後就只能靠她與團隊不斷地致電專家與採訪中研院詢問回來的資料,才能寫成一個版的新聞。
反觀如今資訊隨手可得的年代,楊惠君說,媒體角色在改變,單一化新聞報導已經不夠用,視野需要更廣大,要把新聞議題立體化,且更具脈絡性,提供讀者更深入的新聞價值。這也是楊惠君所屬的《報導者》想帶給讀者的新聞報導。
她以新冠肺炎疫情的媒體現況為例,現今疫情資訊都是透過疫情指揮中心統一發佈,面對各種案例以及數字,記者更像是「疫情的記錄員」。然而,一味接收來自權威的訊息,楊惠君認為,媒體更應該有自己的思考,例如「公佈病例資訊造成的污名化」以及「政府提前關閉邊境所忽略的程序正義」都是她覺得須思考的問題。
秉持著追根究柢的精神,楊惠君不斷製作優秀的專題報導,陸續獲得了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三次的曾虛白新聞獎。2019年,她率領團隊所採訪製作的《病床邊的照護危機系列報導》,更是揭露了台灣醫療體制的弊病,拿下當年度的卓越新聞獎平面及網路類「深度報導獎」,被當時的評審評為善盡守望及告知之責的媒體。
「為讀者點一盞燈,給讀者一個思考的方向。」在楊惠君的世界裡,媒體的角色是很多元的 ,她期待,在新媒體時代的新聞教育以及跨領域的推動,希望自己的「報導不只是一篇報導」,更希望報導者成為新聞媒體的「新.引路人」。
新聞來源:銘報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