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0 09:00

《枕頭人》黑暗藏溫暖

《枕頭人》黑暗藏溫暖 | 華視新聞

李奇芸  / 台北市

【記者李奇芸台北報導】冰冷灰暗的審訊室中,套上黑色頭套的作家被打上神秘綠光,節奏詭譎的樂音繚繞,一場混雜暴力、痛苦和愛的戲碼就此拉開序幕。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製作《枕頭人》15日在北藝大實驗劇場演出,闡述一個極權主義、充滿精神折磨的時代下,滿佈悲傷色彩的黑色寓言。

翻譯自馬丁‧麥克唐納(Martin Mcdonagh)的知名劇作《枕頭人(The Pillowman)》,此劇以「拷問」、「故事」、「回憶」三個主題呈現,並由作家卡圖蘭(Katurian)、作家的哥哥邁克爾(Michael)、警探圖波斯基(Tupolski)、埃里爾(Ariel),四個角色去拼湊寓言,呈現黑暗時代裡躁動不安的人心、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

卡圖蘭是一名作家,自幼聽著哥哥因受虐而發出的慘叫聲長大,因而擅長書寫兒童虐殺故事。作家的哥哥邁克爾則在父母常年的凌虐下變成智能障礙。劇中的冷面警探圖波斯基,懷疑卡圖蘭就是鎮上兒童謀殺、失蹤案的主謀。

然而故事中虐殺兒童的兇手其實是患有智能障礙的邁克爾,「我和他們不一樣,我只是照著你說的做而已。」他模仿卡圖蘭故事中的方式殘害兒童,如同在訴說對弟弟的愛,且深信此舉是在拯救所有即將面臨苦難的孩子。飾演邁克爾的北藝大戲劇系演員陳冠齊提到,演出時,角色必須具有那股純真,同時又得將暴力合理化、將邏輯轉向,較具挑戰性。

作家卡圖蘭講述虐殺兒童的故事之一〈小基督〉,背景為演員詮釋故事中人物的演出。圖/北藝大戲劇系提供

「每個驕傲、自負的人,背後都有他脆弱的地方。」飾演警探圖波斯基的演員盧瑞寰表示,演繹此角色時必須處理情緒上的反差,在角色冷血、自負的背後,藏著這個城府極深的人物面具下的悲涼感。飾演卡圖蘭的演員楊靖輝表示,因為角色的生命經歷沈重且背負著極大的悲傷,一直到排練後期才能真正消化、臨摹出作家的靈魂。

導演王聖為,被劇本中關於救贖的元素所吸引,且本劇在黑暗的結局背後仍保留著溫暖的面向。平日和家人交集甚少的他,因為曾和姊姊一起看過這齣戲,因而種下了對〈枕頭人〉的癮,對他而言此劇意義非凡。

觀眾、北藝大劇場設計學系助教王政中認為,透過這齣戲可以反思家庭對人的關係、影響。觀眾、北藝大劇設系學生陳賢達表示,透過藍、橘燈光的運用充分表達了兩種不同際遇童年的反差感,藍色的打光也讓許多地方留下懸疑感和遐想。

作家卡圖蘭講述故事給同被關進牢房的哥哥邁克爾聽,並回憶起從前的種種。圖/北藝大戲劇系提供

 

4-4

在戲劇的尾聲,作家卡圖藍仍被判死,他帶上黑色頭套,警探則在一旁準備行刑。圖/北藝大戲劇系提供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