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8 09:00

《標籤》演繹霸凌 諷人性

《標籤》演繹霸凌 諷人性 | 華視新聞

李奇芸  / 台北市

 

【記者李奇芸台北報導】穿梭在觀眾身旁,擺手單腳佇立、跳躍旋轉。一張張痛苦扭曲的神情,舞者戛然而止凝視觀眾,摀著因吸氣膨脹的嘴,彷彿要吐出全世界的悲傷。《標籤》3日在北投拾米屋演出,打破舞蹈與戲劇的距離,讓舞者訴說台詞,講述社會中貼標籤的行為、人性偽善的黑暗面。

發想自葉永鋕事件,《標籤》以同空間中不同時空下的演員、舞者和電台主持人的對話,闡述被霸凌者的內心掙扎、社會冷漠的人群內心世界。劇中舞者身著卡其色制服,兩對男女用肢體、表情去演繹彼此間的感情糾葛。當舞者最後脫下制服時,身上的背心寫滿各種謾罵、指控。

劇中另一時空中的演員與電台主持人對話,訴說自己在父權主義下遭遇的種種不公,並諷刺電台主持人假裝認真聆聽的態度,以言語爭論挑戰主持人,暗諷人前人後個性不一的虛偽人性。

故事的結尾,演員與舞者們圍繞著生日蛋糕並不斷說著「我希望」,燈暗下後,願望卻沒有被說出口,代表始終未被實現的期許。觀眾林先生提到,自己在結局感到共鳴而流下眼淚,因為關於同志議題的許多政策都無法被實現,就如同劇中的結局一般,只能選擇不斷祈禱。「貼標籤很簡單,撕下卻很難。」林先生說道,傷害一旦造成就很難完全抹去。

故事中遭霸凌的舞者黃彥霖痛哭吶喊,背心上寫滿指控、對他貼上的標籤。 圖/李奇芸

故事中遭霸凌的舞者黃彥霖痛哭吶喊,背心上寫滿指控、對他貼上的標籤。 圖/李奇芸攝

劇中關於人際之間相互傷害的話題無所不在,在故事中飾演被霸凌者的舞者、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學生黃彥霖提到,戲劇橋段源自於她的真實經驗,因此她的詮釋當中有很多掙扎和痛苦,也會重新思考男女性別差異中的刻板印象。演員蕭劦哲表示,本來並無預期會搭上近期同志議題的熱潮,搭上之後卻開始擔心票房冷清,因為來的觀眾可能因此被認為挺同,怕被「貼標籤」,但也因而諷刺了他們的主題。

表演中,觀者可以任意走動,舞者也會拉著觀眾翩翩起舞,或凝視觀眾直到他們雙臉漲紅。藝術總監蕭源斌表示,互動式的演出能帶給觀眾更多的想像空間,也讓觀眾成為表演的一部分。黃彥霖提到,雖身處於同一空間中,但不同光線下的吧台、角落皆呈現不同的時空。觀眾、戲劇評論家曾菁美則認為,演出本來就不該分為戲劇、舞蹈,此表演結合多種元素,形式有趣且類似行為藝術。

3

演員高坐在天梯上,與電台主持人深夜對談,爭執父權主義下的框架並思考「做自己」的意義。 圖/李奇芸攝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