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湘芸 / 台北市
【記者徐湘芸台北報導】城市投影在撐著傘的黑衣人身上,舞者機械式地前後移動。頭上繫著藍色羽毛髻的長裙舞者,倒臥在充滿塑膠垃圾的舞台上,燈光漸暗,「磅!」原本懸空的垃圾墜下,宣告劇終。東吳親善民族爵士舞團25周年舞展《墨舞魂》,1日於東吳大學傳賢堂演出,吸引近500人慕名前來欣賞。
「拉起串滿垃圾的塑膠繩那幕滿震撼的,就覺得人類真的製造了很多垃圾。」東吳中文系學生陳薇筑表示,旁白開始時特別提到環保的重要,再搭配布景道具,令她印象深刻。對於其中一幕,舞者身穿學生制服以代表過去純樸的美好,她說:「因為都是學生,就有一種很貼近自己的感覺。」
《墨舞魂》由〈墨淵〉、〈迷失的青春〉、〈消失的記憶〉三幕組成,分別談論關於自然之美、現代人的迷失,與環境的嬗替。提起舞展主題的發想,此次舞展行政總召、東吳企管系學生陳寬毅表示,主題並不是一蹴即成的,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從校園與我們身邊的現象出發,如自然的美好、人類的迷失,或是環境的消失。」
身著紅、綠、橙、藍的舞者,以小碎步踩成圓陣型,揮舞著彩帶、圓扇與水袖。她們分別代表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芒種、寒露、小寒。表演者搭著古箏與簫的樂音,舞動手中的黑紗,淋漓盡致地表現出自然的歡愉美妙。東吳社會系學生楊淯琳表示,最喜歡〈墨淵〉中代表春、夏、秋、冬的四位獨舞者,「我很喜歡她們的服裝是那種水袖,很有流動感的感覺。」
窗戶映射在屏幕上,舞者換上灰色的寬鬆睡衣,在舞台來回翻滾,眼睛卻始終凝視著手機。隨著非洲鼓節奏漸強,舞者的肢體彼此糾纏,象徵混亂的自我認知,反諷現代人總是在狂歡、社交之中迷惘。現任社長、東吳中文系學生莊琇硯說:「第三幕第三景〈Who you are〉就反映了我們在忙碌之中迷失,可能是迷失在Party或是社交。」
東吳親善民族爵士舞團致力在校內推行民族、爵士等較非主流的舞風。編舞家汪屏帶領親善舞團已25年,陳寬毅表示,老師是以正式藝術團隊的標準來訓練舞團,看似較為嚴格,舞團卻因此能持續成長。
他也語重心長提到,目前社內編制其實只有九人,不過每年舞展過去畢業的學長姐都會回來共同參與表演。也因舞團一直都有明確的分工架構,加上代與代的傳承,才能一直良好地運作。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