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演繹空間裝置 窒息感受再現專注體會

展品演繹空間裝置 窒息感受再現專注體會 | 華視新聞

石學儒  / 台北市

【記者石學儒台北報導】縷縷輕煙從牆上貌似空調的裝置飄落,咖啡和沐浴乳淡淡的氣味在白色的空間瀰漫。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學生陳博軒於7日起,在展覽空間「WUTZ」舉辦個展「在專注的時候呼吸」,將展品融入空間,重現生命經驗的專注狀態。

「在專注的時候呼吸」描述人們專注的狀態,當我們專注於某件事時,會突然意識到自己正在呼吸。陳博軒說明,這時精神彷彿脫離當前的空間,進入另一個世界,他舉例,就跟恍神的狀態一樣。他經常因失眠、混亂的作息或工作室角落的植物等,開始進入另一個世界。他將當時獲得的身體感知融入此次創作,嘗試用藝術的語言敘述自身專注在內心世界的感受。另外,陳博軒在展間刻意擺放作品,降低作品的存在感,讓這些物件像是已存於展間裡就如默默發生的呼吸,為了讓觀者留意到他們呼吸的生理現象,他設計作品會讓觀者產生窒息感。

步入展間,巨大且佈滿孔洞的藍色柱狀體映入眼簾。作品「看不見你聽的專注」來自陳博軒的失眠經驗,他用微距攝影拍下睡眠慣用的耳塞,經後製將圖像放大至能看清耳塞的孔洞。碩大的耳塞列印在布條上,垂吊於展間,一般人無法從作品的樣貌判斷圖像中的物品,陳博軒說:「他吸引你,但他同時又拒絕你,這項作品充滿矛盾,雖然你能清晰地看見影像,而你卻沒辦法解釋它是什麼。」

「看不見你聽的專注」是一個放大好幾倍的耳塞,但因為巨大的形象,讓觀展民眾難以與耳塞做出連結。 圖/陳博軒提供

熟悉卻無法辨識的氣味在空間飄散,兩個看似空調的裝置釘放在牆上吐著白煙,作品「清醒所以能夠」分別散發咖啡和沐浴乳的味道。陳博軒以咖啡連結早晨,沐浴乳則表示自己在梳洗後準備入睡的夜晚,兩種味道混合起來,他想述說自己混沌的作息。作品周圍沒有文字說明,因此很難發現裝置也是作品,反而更像是空間裡的空調。觀展民眾洪晧珉提到,作品連結他的日常經驗,氣味將他帶往某個故事情境,「而作品無限接近日常,卻不是日常。」

從空調形象吐出的白煙,夾雜著陳博軒所熟悉的氣味,這些氣味被拿來當作是時間的比喻。 圖/石學儒攝

在展間的另一側,兩幅畫作「上牆」和「無題」分別掛在牆上,除了畫作上的紋路和淺淡的染料,地上還灑滿細密的灰粉。兩幅作品欲呈現陳博軒正在創作的過程,他擷取過去作畫的經驗,創作這兩幅看似未完成的畫作,「無題」細微的紋路像是畫家還未將鉛筆痕補色抹去,他說:「就好像創作正在發生一樣。」

〈「無題」畫的是外面陽光灑在旁邊兩個杯子的樣子,而兩個杯子是作品「擱置」,觀展民眾難以察覺他們事件展品。 圖/石學儒攝

投影在牆面上的影像輪廓邊緣漸漸模糊,而牆前擺放的盆栽被白粉鋪滿。陳博軒解釋,影像記錄白色空間逐漸被落塵填滿的過程,細微的變化如同時間不經意流逝。牆前植物的葉面因被覆蓋而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如同在提醒觀展民眾植物也正在呼吸,觀展民眾李沁玹說:「在看作品時我常不自覺的發呆恍神,當我又拉回到我的呼吸上,是很特別的體驗。」

白色的牆上投影的畫面會從模糊的輪廓變成一片白光,像是時間在每個人的身上總是悄悄發生。 圖/石學儒攝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